政金债和信用债分化,关注未来利差修复式压缩带来的投资机会——7月托管量数据点评
非银机构大幅入场信用债,非法人机构以短久期品种为主,而证券公司则更加青睐中票。相比于商业银行,非银机构(包括:广义基金/非法人机构、保险、证券公司3类)更加热衷于信用债,7月非银机构在增持448.8亿国债的基础上,减持374.5亿政金债,回吐上月全部增量,与此同时大幅入场信用债1323.7亿,其中,非法人机构以短久期品种为主,增持超短融1242.7亿,增持中票500.7亿,证券公司则出现拉长久期的迹象,增持中票119.4亿,而小幅减持短融和超短融产品。
总结而言,7月托管数据的变动基本符合预期,在信用环境出现转机且资金面持续宽松的背景下,对收益水平更为敏感的机构会迅速追逐利率高地,如非银机构率先减持政金债而入场信用债,这一方面推动信用债整体收益率修复式下行,另一方面也使得利率债出现调整。从而在短端利率跟随资金面迅速回落的同时,长端利率有所反弹,使得利率债,特别是国开债期限利差持续走扩,目前国债和国开债的期限利差双双处于2017年以来的最大值。
但事已至此,套牢了就套牢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我们要坚强地相信,只要是价值主流币,迟早有一天它们会归零的!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