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的退休政策,为什么不如老人和新人,是真的吗

发布时间:2023-08-18 17:51:00 来源:网络投稿

这个事情必须要澄清一下,在我看来机关事业单位中人的退休政策要比老人好一些,也比新人更好一些。为什么这么说呢?

“中人”是一个很庞大的群体。“中人”指的是2014年10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前参加工作,在2014年10月及以后退休的群体。

这一类人群,涵盖了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时,还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3000多万机关事业单位群体。改革时已经退休的近2000万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属于老人了。

2014年10月以后,中央和地方政府招聘的以后百万计的新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职工,属于新人。

所以,可以说现在“老人+新人”的数量都不一定赶不上中人的数量。

中人的养老金等于实施的是过渡办法——过渡性养老金制度。

按照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规定,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缴费以后,参保人员生成的养老金等于就只会包括两部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机关事业单位新职工是这样,中人职工也是这样,企业职工还是这样。这就是为了推动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

当然,机关事业单位为了保证退休待遇水平,专门建立了职业年金制度。个人缴纳缴费基数的4%,用人单位承担8%,相当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1.5倍。不过职业年理财序资收益,一般赶不上个人账户记账利率。

不管是个人账户养老金还是职业年金,都是以实际缴费为准,对应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和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对于中人2014年9月及以前没有实施养老保险缴费的时间呢?国家设计是通过过渡性养老金予以补偿。

过渡性养老金直接跟社会平均工资相挂钩,各省市还有所不同,过渡性系数从1%~1.4%不等,类似于企业退休人员的过渡性性老金。跟社会平均工资相挂钩的含义,能够有效避免通货膨胀,防止养老金的贬值。一般来说,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的记账利率,是远远赶不上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的。从这个角度说,中人的过渡性养老金,肯定要比单纯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积累要高得多,因此中人更划算。

关于老人比较问题。由于老人没有参加养老保险制度,相应的待遇是按照过去的退休费模式确定的。主要是根据退休时工龄确定一定的基本工资计发比例,再加上退休时的级别确定的退休生活补贴。但是,由于没有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当时的大家工资水平待遇都比较低。

实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国家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和退休人员养老金的统一调整,目前全国多数省市已经实现了养老金调整方案的统一。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平均养老金水平较高,因此每年养老金增加的幅度并不高,比如说山东省2020年只有3.9%的增幅,而养老金的平均涨幅是5%。这种情况下,养老金的增幅是远远赶不上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的,尽管国家规定了十年的过渡期。通过过渡期计算,绝大多数情况是养老金新办法高出老办法退休待遇。

所以,中人的退休待遇办法也比老人的待遇更好。

总体来看,中人是处于过渡期阶段的一类人群,国家在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时候,对他们的各种保障是保护的,并没有让他们的待遇降低。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