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岁,银行间大旱,机构饿殍遍野,基金崩盘者有之,交易员违约者有之,潜逃者有之,有危机之兆,其状惨不堪言。
记得刚入行的时候,一位前辈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一定要在你理解能力范围之内投资,当时的我懵懵懂懂地点头受教,而直到多年后,才大致明白当初前辈的意思。
2016年的债券市场大起大落,一波三折之下,现券收益率走出了深V的行情,到12月初,收益率已经超过年内高点,也就是说,即便不计算活跃券换券等因素,大部分机构的账面已经由浮盈转为浮亏。
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走势图,来源:investing。com
其实,在今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牛市仍然是主旋律。10年国债由年初的2。9%,最低到过2。6%;10年国开也曾一度跌破3%创下多年新低,然而,这一切在10月24日戛然而止,当日10年期国债期货大跌0。32%,开启了延续至今的踩踏式熊市。
一切其实在10月中旬就有端倪,当时统计局发布的三季度经济数据好于预期,但市场正处于牛市狂欢的气氛,国债期货象征性地跌了一下就开始拉升,当日大涨0。19%;随后几天,流动性开始收紧,市场开始猜测央行降杠杆的决心,然后就有了10月24日的大跌。
102。005,这是那天10年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1612到过的最高位置,也是今年以来的高点,此后,T1612再也没有回到过这个位置。
但当时的市场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剧烈调整的开始,当时的媒体报道标题还是这样的:
进入11月,资金收紧变成常态,同业存单利率快速上升,银行负债成本增加,现券收益率也逐日上行,市场由开始的疑惑,而确认,而惊惧,再到后来的恐慌,一共用了一个月。11月29日,银行间资金面干涸,钱荒再现,隔夜回购利率最高飙升至9。5%,去杠杆的威力再度显现,30年国债跳空7个bp被给,资金夺路出逃,债市大逃杀正式开启。
在11月末到现在的两个星期里,国债期货平均每隔三四天就要大跌一次,并且不断刷新着上市以来的最大跌幅,直到20161215,这个将被中国金融史记录的日子,在美联储加息的影响下,国债期货几大合约一度跌停,最终收盘亦毫无悬念地再次创下历史最大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