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好我有个同事也面临这种情况,我结合说一下。
1、确认二老是否有其他“类社保”保障
我同事的父母一辈子在老家务农,没有工作单位,所以没有社保,但有最基本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就是我们说的新农保,有不同的档位,这老两口每年好像交的是300块的档,60岁之后每月能领百十块钱,金额逐年少量递增。
新农保也是有缴费年限的,缴足15年才能领取。新农保保障金额虽少,但也聊胜于无。
2、如果二老没有其他保险,可以补缴社保,条件允许也可以直接上商保
其实,有很多老人是没有任何社会保障的。如果子女不放心,可以按照15年的最低年限,直接一次性补缴,之后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可以有条件领取退休金。
但是,
因为社保政策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因此不是每个地方都能办理一次性补缴,具体方法及金额要咨询当地人力保障部门。整体来看,目前补缴社保金额一般从大几万到10万元左右不等,而且有些地方(如广东)要求补缴者曾经参加过社保才可以补缴。
如果条件允许,儿女可以帮父母上保障更为全面、保额更高的的商业保险,但要明确的是,针对50岁以上年龄的人,很多商保是买不了的,即便能买,价格也非常昂贵,建议购买重疾险或医疗险,此方面预算,每年每人建议不低于1500元。
3、可以考虑用补缴社保的钱做理财,然后有收益去供养父母
预算同样是12万元,补缴社保或者用这笔钱理财养老,区别有多大?
保守起见,我们按风险很低的银行理财5%的年化收益计算,借用一下网友对此的计算结果:
如果是理财养老:第一年能获得6000元收益,但为了不低于补缴社保后的养老水平,则需要从12万中拿出8400元来补贴。因此12万的本金每年不断减少,直至成为负数。
如果是缴费社保:第一年可以获得14400元养老金,之后每年养老金不断微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