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农业现代化其实不是我们过去追求的样子,机械化呀新的种植技术呀大规模农产品生产呀,等等。
比较和以色列的农业现代化,走的是截然不同的两条路。是大农业,农场大机器播种耕种收割,农产品期货市场买卖。以色列小而精,立体种植无土栽培滴灌等农业新技术应用,产品直接面对消费者,根据供求关系调节种植品种。
因此,所谓的农业现代化,应是因地制宜,没有固定格式和统一模式。种的好,卖得出,有自我积累能力,满足消费需要,就可以看成农业现代化了。
把农产品卖出去,还能卖出好价钱,这是农业现代化的真正标准。
岔开来说几句。农,其实不就是种地,包含百业。小农经济,自给自足,自给自足的给,内容很丰富。有商品交换,比如一件衣服,从棉花到成衣,不可能农民自己完成,纺纱织布成衣就形成了工业,这也许就是乡办企业的原始痕迹。有技术创新。农业的技术创新评判标准比较奇特。比如养殖业应该也算农业,养殖公司养鸡模式是高效速成,饲料喂养。可市场更欢迎散养鸡,吃草籽虫子,自己觅食。圈养散养都需要技术,不能认为过去一直是散养就没有技术,圈养有技术。有商品流通。有一幅图叫清明上河图,1000多年前的市井文化体现,那时就应该属于小农经济结构,自给自足不是生产的农产品就自己用,也是用来交换。
说到这里,谈山区农业现代化。
不在于种什么养什么,首先要考虑种养的产出市场在哪里?
卖得掉就叫现代化,卖不掉,就是自己给自己挖坑。
随你采用什么新技术,种什么新花样,哪怕是全世界独一无二,都不能叫实现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的第一重点,是农产品市场化,农产品紧密贴近市场需求,然后求产出效率,提高产出的效益,降低产出成本。这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