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影响,企业安排休假、停工停产,需要支付员工多少工资?

发布时间:2023-08-19 10:01:12 来源:网络投稿

新冠肺炎突然来袭,且具有人与人之间的传染性。而企业就是人与人聚合的场所,所以为防止疫情扩散,企业被迫停工停产,安排员工休假,依法发放工资,待疫情结束,恢复生产正常发放工资。

企业停工停产,安排员工休假,期间工资如何发放?

非因劳动者本人原因造成用人单位停工、停业的,用人单位必须要和员工协商一致,条件允许的话签订纸质版待岗协议,约定待岗期间工资。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提供正常劳动支付劳动者工资;

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如果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参加工作,可以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按照双方新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安排劳动者参加工作的,企业则根据当地工资支付规定,给员工发放基本生活费。(上海、天津: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基本生活费;广东、江苏、浙江、河南、河北等: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支付劳动者基本生活费;北京、安徽、山东等: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70%支付劳动者基本生活费。)

小结:疫情时期,公司和员工协商一致,达成待岗约定,应在待岗首月发放正常工作时的工资标准;次月开始如果员工开始工作,发放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新标准工资;次月还未安排工作,按照当地约定的标准发放基本生活费。

疫情待岗期间,工资未足额发放或者未发放,员工该如何维权?

由于疫情特殊期间,可能员工合法权益受到伤害,未收到公司发放的工资或者未足额发放工资,建议员工按照这3步走去维权:

首先,先跟公司人事或者财务取得联系,询问公司因为什么原因导致的工资发放不足,如果公司资金周转暂时不过来,也希望员工可以理解公司,并及时和公司保持沟通,争取尽快获得工资。

其次,如果公司无故不发放工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携带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去公司所在地劳动仲裁委员会举报,争取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最后,疫情期间无法去劳动仲裁的话,可以待疫情结束再去举报,记得保存好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即可,毕竟劳动仲裁的实效性是两年。

《北京市工资支付规定》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违反本规定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保障部门责令用人单位全额支付劳动者应得工资;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情节严重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责令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所欠工资数额与25%补偿金总和的二倍以内赔偿金。

面对突发疫情,企业和员工如何平衡彼此的关系?

作为员工,我们要和公司共同度过难关,理解公司的难处。

因为为了防止疫情扩散,大多数密集型用工企业采用停工停产的方式延期复工,停工停产相当于失去了经济命脉,一个月还能扛得住,疫情延续两个月甚至三个月,企业怎么扛得住巨大的亏损,继续经营呢?

所以,如果公司继续用咱们员工,工资晚发几天要理解公司的难处,如果公司防护措施,需要大家复工复产的时候,要帮公司度过难关,和公司共赢!

作为公司,尽力保障员工的工资。因为,疫情时期,员工也在消耗“存粮”,如果一旦中断员工的工资,对于有些员工的打击就是致命的。关键时间,也是考验公司对员工的态度,不辜负每一个员工,员工就会对公司更负责任,待到疫情结束,和员工同心协力,创造新的业绩神话,扭亏为盈。

写在最后的总结:

突发疫情,每个人都不容易。企业停工停产,也要遵守法律,为员工发放正常工资,待到疫情结束,破茧重生扭亏为盈;员工也要理解公司的难处,能和公司共赢,才能互利共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