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现在出现报复性储蓄,是否对政府金融手段来说有积极意义?

发布时间:2023-08-19 10:01:12 来源:网络投稿

今年,由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人们的储蓄存款方面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

根据央行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末,住户存款规模为88万亿元。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8.07万亿元,住户存款增加6.47万亿元。有人说“报复性储蓄”来了,是真的吗?

2020年4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4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27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7996亿元。理论上,大家都会不停的增加储蓄,储蓄减少了说明大家把钱又花了。这一步反转显示的是什么呢?

实际上,第一季度的时候,由于我国新冠病毒疫情处于高发期,大家出门次数大大减少,从而也带动了消费量大大降低。第一季度的时候,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为了不确定性的因素,应对风险,社会存款规模才大大增加。

进入4月份以后疫情缓和,大家紧绷的神经也放松了。再加上各地纷纷出台刺激性措施,推动复工复产、促进消费。全国很多个地区发放消费券,累计发放金额超过100亿元。带动了社会大量消费,因此4月份的“报复性消费”出现了,人们的存款金额变少。按理说,5月份的形势也差不多,预计存款仍然会减少。

至于政府经济性刺激政策,主要是推动大面积的减税降费。2020年将为企业降税超过2.5万亿元,个体工商户、中小微企业所得税可以延迟到明年缴纳。同时国家还大力扩大政府性投资。政府基金性预算支出达到了12.6万亿,同比增长38%。

所以,这些经济刺激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预计二季度我国的经济水平将会企稳回升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