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还记得,你当初为何来到这座城市?

发布时间:2023-08-18 19:51:53 来源:网络投稿
让目光覆盖过去的三十年,中国人口的迁移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话题。因为,这不仅可以让我们审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的崛起脉络,也能够帮助有不动产业务的企业,在接下来的10年中选对城市,还有利于政府掌握剩余人口红利,做出恰当的城市发展政策规划。所以,研究这其中人口迁移的方向和原因,是这篇文章的价值所在。

中国人口迁移回溯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加上政策不允许农村居民迁入城市,我国的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少。从80年代开始,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超大规模剩余劳动力成为全国城镇化的主体力量,人口红利得以释放,因此我们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梳理我国人口迁徙趋势的变化。

上世纪80年代人口迁移:乡镇企业发展推动补偿性高峰

在经历了60-70年代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改革后,上世纪80年代进入恢复性城镇化阶段。知识青年和下放干部返城带来了城乡迁移的浪潮,尤其在1984年后,国家逐步放宽对人口迁移的制度限制后,允许农民自理口粮在小城镇落户,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创造了条件。

流迁人口的活跃也推动各个地区人口区域的变化,直辖市、沿海城市以及部分非农城市开始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百万民工下广东”的民工潮开始显现,折射出改革开放进程对我国人口再分布的直接影响。而中西部省份以及东北省份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的趋势也在当时开始形成。

上世纪90年代人口迁移:东部城市群开始形成

1992年 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后,90年代伴随市场经济建设的神话,人口迁移流动进入快速提升周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