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股指期货交易限制有望“松绑”的市场预期,业内人士表示,最近一年多以来,A股期货和现货市场的整体走势证明股市运行自有其规律,股指期货作为现货市场的“影子指标”不能决定A股的中长期趋势。作为现货市场的专业风险管理工具,股指期货交易恢复至常态有望水到渠成。
贴水事出有因
自2015年9月交易所最后一次对期指交易采取限制措施以来,股指期货市场三大品种多数时间处于贴水状态,其中IC合约的贴水最为明显。
对此,宽桥金融投资总监唐弢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过去一年多以来,期指交易多数时间贴水主要是由于缺乏做多力量。从目前期指的交易规则来看,受交易成本、持仓手数等方面的硬约束,大资金往往只能在期指市场上套保,难以进行投机性做多,这也是贴水的重要原因。
上海量化投资管理中心执行合伙人毛羽表示,贴水主要体现在中证500股指期货的IC合约品种上。该指数的成分股在2015年9月以来的多数时间里,整体估值水平处于相对高位,目前PE中值水平仍在70倍左右,因此IC合约容易出现较明显的贴水。期指贴水并不是现货市场相关指数板块走弱的直接原因。
成交大幅萎缩
业内人士表示,此前A股异常波动时,有市场观点对股指期货市场提出质疑,主要包括“期指助涨助跌”、“干扰A股现货市场正常运行”、“造成现货市场丧失对主要股指的定价权”。然而,最近一年多A股市场的实际运行情况显示,股票现货自有其运行规律,期指市场作为现货市场的“影子”,并没有反过来左右“主人”,更不存在“期货主导现货”的情况。
具体来看,在期指市场的成交量方面,中国期货业协会今年1月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IF、IH、IC三大期指品种成交量较2015年下降98.48%、95.42%和84%,成交额较2015年下降98.83%、96.59%和89.13%。在持仓量方面,部分资管产品和专业投资者仍有通过股指期货进行风险管理的需求,所以股指期货交易受限后,持仓所受影响较成交量小一些,但市场冲击不可小视。期指交易受限后,市场投机力量大大萎缩,但机构投资者套保需求是刚性的,导致交易对手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