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价格的“约束机制”为什么这么重要

发布时间:2023-08-18 19:51:53 来源:网络投稿

第一,全球通胀形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原油走势的影响。

第二,大宗商品普遍适用的一个定价规律是:价格低点看供给端,价格高点看需求端。在供给和需求博弈的过程中,率先出现边际变化的一端往往为商品提供走势方向。

第三,一般而言,盈亏平衡价格是原油价格的合理地板价,但在极端情况下油价可跌至现金成本甚至更低(危机模式)。

第四,我们可以通过原油消费占比和价格同比水平两个“极限”指标观测原油价格天花板,前者一般不超过GDP实际同比,后者一般不超过100%。

作为最基础能源,原油被称为“商品之王”,全球通胀形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原油走势影响。理论上,原油价格走势由其供需结构决定,并最终取决于经济基本面。在供需结构研究框架下,我们认为原油开采的盈亏成本既为原油价格的地板;需求端的消费占比和通胀水平两个指标则决定其价格天花板。

原油价格为何如此重要?

作为最基础能源,原油被称为“商品之王”,全球通胀形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原油走势的影响。这种影响的传导机制如图1,并包含三个传导链条。

传导链条一:油价→PPI。原油价格(同比)几乎直接决定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的方向和运行幅度。WTI原油价格同比与中国、美国和欧元区19国三大经济体PPI同比的相关性分别为75.1%、73.5%、77.6%。

传导链条二:油价→CPI能源分项。表1、表2所示,美国和欧元区CPI构成中,能源分项占比分别为13.7%和9.53%。原油价格的变动必然通过能源分项影响CPI口径通胀的运行。但如表3、4所示,日本及英国的CPI构成中并无能源身影,中国亦是如此,但原油仍可通过另一逻辑对上述经济体CPI口径通胀产生影响。

传导链条三:油价对CPI非能源分项的间接传导。除直接影响能源分项外,油价还可以通过石脑油价格影响纺织品(服装)成本、通过汽油价格影响运输成本、通过农产品价格影响食品成本、通过其他燃料价格影响电力成本并进而影响居住和服务业成本。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