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海证券、华龙证券,债券市场是怎么了

发布时间:2023-08-18 19:51:53 来源:网络投稿

国海事件显示,债市某些机构风险内控羸弱,过于注重短期收益,引至激进加杠杆行为,极大地加剧了市场风险

长按图中二维码阅读全文

债市风暴第二季

文|记者张宇哲韩祎郭楠

2016年12月20日当晚,北京还在雾霾红色警报期间,金融街富凯大厦B座的中国证券业协会,几十家涉事机构经历了近五个小时的拉锯战,最终总算握手言和。发酵一周的“国海证券代持违约事件”,原本可能演化为中国债券市场的一场巨大风暴,就此缓缓平息。

此案起于12月13日华龙证券约5亿元政策性金融债违约的消息曝光,国海证券(000750.SZ)的资产管理分公司原副总经理张杨及员工郭亮,涉嫌伪造国海证券公章,以公司名义签订协议,牵涉了30多家机构,加之部分债券因债市暴跌产生浮亏,个别机构因怀疑协议有问题而技术性违约,一时间市场风声鹤唳,非银机构在银行间市场的隔夜融资利率迅速从2%多飙升至6%多。

12月22日,国海证券发布公告,称涉及假公章的协议规模165亿元,其中不到20%为信用债,其余为利率债。

据财新记者几方确认,国海证券公告的数据并未包括口头协议的部分,如果加上后者,所涉及的债券规模200多亿元,其中信用债约占17%,目前浮亏部分约8亿元。

债市刚刚经历了堪称最黑暗的时刻。12月15日,国债期货各品种历史性全部跌停,深交所隔夜国债逆回购利率飙升800个基点至10%。

随着国海案的及时处理,再加上12月20日央行通过XREPO(质押式回购匿名点击业务)连续释放流动性,21日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双双拉升,5年期国债期货TF1703触及涨停。这是国债期货历史上首个涨停。

一位券商固定收益部负责人表示,监管部门介入协调非常及时,这个处理方案已经算圆满了,把此事对市场的伤害降到最低。否则,等法律程序走完界定完,不论结果如何,市场已经垮了。

财新记者吴红毓然对此文亦有贡献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