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交易所债券市场略显暖意,其中,国债指数周三一举突破60日均线,成交量也略有放大,有冲击160点的势头。企债指数走势虽不如国债指数强劲,但已在209.5点位置横盘多日,蓄势待发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我们认为,在债券市场整理了一段时期后,逐渐走稳是大概率事件,投资者可以密切关注。
鸡年开市不过半个多月,债券市场走完春寒料峭,迎来春暖花开。在行情切换的背后,至少说明前期过度一致的悲观预期已有所松动。经过前期急剧调整,债券自身安全垫增厚和配置价值显现,开始对利率上行产生制约。近期债券收益率下行的本质,是对前期过度上涨的修复,各类消息和传闻不过充当了行情的催化剂。未来行情修复的主要动力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前期收益率上行提升了债券的内在投资价值;二是年初流动性偏暖,债券供给低而需求旺,海外市场相对稳定,为酝酿多头行情提供了难得窗口期。从基本面来看,二三季度经济增速很可能出现下行压力,内需不足的情况下,CPI同样难以上行,将对债市形成支撑。在市场风险偏好整体较低的环境下,债券仍是配置的核心资产。从政策面来看,利率上行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货币政策仍将相机抉择,当经济出现压力时,二季度不排除货币政策边际宽松的可能。最后,从估值水平来看,当前收益率已回到2015年中水平,债券配置价值凸显,市场调整也为新基金带来建仓良机。短期内市场情绪仍偏乐观,资金面的改善和配置力量或有助于债市稍稍偏强震荡。
值得关注的是,2月21日,财政部网站发布《关于做好2017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的通知》,其中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在合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研究推进地方债银行间市场柜台业务,便利非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地方债。此举在于促进地方债投资主体多元化。目前,地方债购买方主要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截至2016年末,地方债市场存量余额已达10.6万亿元,成为全市场仅次于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的第三大债券品种,已是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的重要力量。
预计今年地方债发行或从3月份启动,从全年来看,今年地方债发行总额或在6至7万亿元,仍将以置换债券为主。鉴于财政部《通知》要求均衡债券发行节奏,今年第二、三、四季度地方债发行节奏或更趋平滑。后续地方债务置换进入攻坚阶段,城投债提前置换案例或逐渐增多。随着地方债存量规模不断增加、投资主体范围持续扩大、发行交易机制不断改进,存量地方债流动性有望逐渐改善,市场化定价特征也将更加明显。由于地方债具备安全属性和免税等优势,其与国债的利差或逐渐回归合理水平,未来投资价值有望得到市场关注。不过,今年仍是地方债发行的“大年”,市场参与者应注意地方债发行对流动性及城投债估值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