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要闻速览
长生生物造假事件不断发酵。高层做出批示,国家药监局表示将对长春长生进行彻查;对全国疫苗生产企业严查严控风险隐患;研究完善我国疫苗管理体制。长春长生涉案人员被依法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长生生物7月25日停牌一天,自7月26日复牌并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简称变更为“ST长生”,交易日涨跌幅限制为5%。
点评:长生生物日前引发多家基金踩雷,各机构纷纷下调估值。其股票可能存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的风险。事件对整个疫苗相关上市公司都有一定的影响。不仅仅是股票,其相关的可转债也未能避免,跌幅扩大,值得关注。
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会议要求保持宏观政策稳定,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根据形势变化相机预调微调、定向调控,应对好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财政金融政策要协同发力,更有效服务实体经济,更有力服务宏观大局。
点评:积极的财政政策除有效地施行减税降费措施外,为使地方收支平衡,还要提高财政支出资金利用效率,通过盘活存量实现财政政策结构性发力。从国内情况看,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但中小微企业依然存在一定融资困难。在前期去杠杆取得一定成果的背景下,未来货币政策要做到松紧适度,需要在保持总量适度的基础上,注重结构性发力,与结构性政策有效结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中国证券报报道,多位专家表示,随着资管新规细则出台,市场将迎来提高理财产品相对吸引力、缓解实体企业再融资压力、提振市场流动性三大利好。
点评:资管新规细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商业银行面临的压力,降低资产回表过程对于市场的影响,适度缓解当前实体经济面临的信用紧缩压力。市场将受益于流动性修复和风险偏好的有效提振。受政策积极信号影响,市场预期会有所改善,债券发行存在同步改善可能,整体社融企稳可预期,全社会信用融资状况有望改善。
专家认为助力实体经济发展需政策协同发力,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保持稳中向好,当前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整体呈宽松态势。专家表示,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仍需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监管政策三方协同发力。
点评:今年以来,央行持续增加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投放。一方面说明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另一方面说明预算管理水平在提升,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同时,也反映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得到了较好落实。
人民日报刊文称,在确保重点支出的同时,防范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也在有序推进。全国开展了PPP项目库集中清理工作。截至4月底,各地累计清理退库项目近1700个,涉及投资额1.8万亿元;需要整改项目2000多个,涉及投资额3.1万亿元,PPP泛化滥用现象被及时纠正,地方隐性债务风险得到有效遏制。
点评:2018年是PPP模式规范发展的关键年,目前全国开展PPP项目库集中清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稳步推进PPP的重要信号也陆续发出,业内人士认为,立法、信息披露、专项投资支持等相关PPP政策将于今年进入落地期。2018年是地方债置换的收官之年,按财政部要求全部置换工作需在8月底前完成。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67997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