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和利率之间有什么关系?

发布时间:2023-08-18 19:51:53 来源:网络投稿

货币政策取向是影响利率变化的重要一环,而观察货币政策取向一向有两个模式,其一是事后判别的技术分析模式,另一是出于基本面角度的因果判别模式。

上述两个模式相结合,我们认为大致从5月初开始,货币政策正在发生一些微妙的边际变化,即从中性名义下的“偏紧”转化到“不紧不松”。这对于债券市场形成了正面支撑。

一、从技术分析角度来看,几个微妙的变化现象揭示了货币政策的边际转化。

大致从5月初开始,从现象观察来看,发生了这样一些微妙的变化。

1、货币市场加权平均利率水平开始企稳回落。

货币市场中以DR来计算,按照各个期限品种的成交量来加权,形成货币市场加权平均利率。该利率水平从年初至4月份期间,趋势上行,且波动率很大,但是进入5月份以来,该利率重心下行,且波动率显著降低,市场利率保持平稳。

2、公开市场中竭力对冲流动性缺口,中央银行利用MLF、OMO等工具全覆盖模式对冲了各种缺口。

这其中最为显著的一个事例是,面对6月份MLF接近5000亿元的到期,中央银行不仅在6月6月全额进行了对冲操作,而且面对6月16日的MLF分别到期,也采用OMO的方式进行了对冲,虽然这次是采用了以短代长的操作,但是令市场对流动性的预期显著改善。

3、贷款的变化也在反应货币政策态度的边际变化。

众所周知,今年在去杠杆的基调下,对于贷款额度采取严格管理,但是变化点发生在4、5月份的贷款数据上,相比于历史同期水平,今年4、5月份的贷款有所放量,甚至高于历史同期平均水平,虽然这里存在债券融资、非标融资不畅,转移至贷款的现实,但是从贷款额度管理来看,体现出一定的松弛迹象。

而贷款管理是货币政策的主脉,当贷款额度管理出现松动苗头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应出货币政策整体基调发生了一些微调。

上述只是基于现象总结的一个推测,本质上属于技术面分析属性。假设这种推演是正确的,我们需要找到其背后对应的基本面依据。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