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利率就是利率为0,负利率就是利率为负。目前全球有瑞士、丹麦和日本实行负利率政策,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瑞曲、比利时、奥地利、爱尔兰、芬兰实行零利率政策。这个利率指的是各国央行的基准利率,比如我国的基准利率为4.15%,为一年期贷款市场LPR报价利率。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零利率或负利率,分为基准利率和实际利率。比如说一个国家的存款利率为2%,但是该国货膨胀率为5%,这意味着就算人们把钱存在银行,获得了2%的利息收益,但由于通胀达到了5%,货币的相对购买力会下降,实际钱还是贬值的,这时候实际的利率为-3%,这就是实际负利率。
下图是、欧元区与日本的实际利率,欧元区和日本长期都处于实际负利率中,而在2008年至2018年7月实际利率也是负的,之后转为正利率,但在7月份经过连续几次降息后,也已重回到了零利率附近。
对于普通人来说,零利率和负利率带来的自然是货币的贬值。不管是政策上的负利率,还是实际的负利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种财富剥夺。
政策上的负利率相对实际负利率更为无奈,因为政策上的负利率,一般是由于通胀不及预期,经济增长乏力,所以通过负利率来减少金融机构存款,提高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但在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之下,本身投资回报率也不会太高,比如说出现大量的负收益率债券。
而实际负利率如果由通胀产生,则较为复杂,通胀水平较高,一般意味着物价不断上涨,生活成本提高,对应的货币购买力快速贬值,但对应的是资产价格的攀升。对于有社会资源和投资能力较好的人群来说,可以寻找到较多投资机会,从而战胜通胀获得超额收益。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投资渠道不畅加上专业知识有限,收入来源一般只是依赖于工资收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手里的钱被通胀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