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为何此时降准?8000亿资金如何撑小微企业?

发布时间:2023-08-18 19:51:53 来源:网络投稿

2020年的第一天,人民银行宣布,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决定于2020年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

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是全面降准,体现了逆周期调节,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降低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直接支持实体经济。

为何此时降准?

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无疑是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导向。

中国邮储银行高级经济师娄飞鹏分析称,此次降准主要是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应对春节流动性需求较大等问题。1月份是缴税大月,地方政府债券提前发行,银行业出于“早放贷早收益”的考虑年初信贷投放较多等问题,体现了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也是出于稳增长考虑的逆周期调节。

从客观环境来看,降准也有多重作用。中商智库首席研究员李建军认为,一是春节临近。短期看可以满足春节期间对流动性的需要,起到对冲的作用。二是为金融机构提供长期资金支持。能够促进和推动金融机构下步更好支持实体企业的融资需求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需要。三是为新的一年地方政府和企业贷款和发债等资金需求提供资金支持,为今年经济增长做好金融基础的支撑。

8000亿资金具体如何落地?

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指出,此次降准增加了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大银行要下沉服务重心,中小银行要更加聚焦主责主业,都要积极运用降准资金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在此次全面降准中,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服务县域的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和村镇银行等中小银行获得长期资金1200多亿元,有利于增强立足当地、回归本源的中小银行服务小微、民营企业的资金实力。同时,此次降准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通过银行传导可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特别是降低小微、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天风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分析称,此次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有望释放流动性8000多亿,为银行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激励银行加大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另外,1月也是普惠小微贷款定向降准考核期,考虑到2019年银行投放普惠小微贷款力度较大,预计将有更多的银行达到150BP优惠档,将额外释放一定的流动性。

此次降准还有哪些利好?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也表示,此次降准符合市场预期,有利于提振投资者市场信心,对股市将带来利好。同时,全面降准将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工具逆周期调节作用,稳固当前逐步企稳的宏观经济,对上市公司业绩带来提升。

从降低成本的角度来看,廖志明说,此次降准可减轻银行负债成本每年150多亿,对银行构成明显利好,可直接提升盈利增速约0.6个百分点。此外,降准利于经济更快企稳,资产质量有望改善,支撑银行股估值提升,2020年建议超配银行股。

东南地区城商行相关负责人指出,2019年以来央行采取了多种形式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为银行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加上对资本补充等方面的政策放宽,银行在普惠、乡村振兴、重大项目方面依旧有空间可以发挥。

降准是否意味着稳健货币政策取向发生改变?

对此,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回应,此次降准与春节前的现理财序放形成对冲,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将保持基本稳定,保持灵活适度,并非大水漫灌,体现了科学稳健把握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

近期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到,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刚刚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19年第四季度例会也重申,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不搞“大水漫灌”,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在我国基础货币投放模式已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背景下——外汇占款保持基本稳定,降准、MLF操作等成为货币投放的主要东道,当前的持续降准难以带来M2、信贷及社融增速的大幅上行,不会引发大水漫灌效应。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