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管局此前干预港元汇率——抽离港元流动性,市场已经初现了其干预的负作用:港股在5月3日开盘时出现大跌。美联储周四凌晨声称将继续保持升息步伐,市场预计6月份加息概率很高,进一步施压港股——金管局须更快步伐地跟随美联储提升利率。
同时,中国科技股也出现大跌,主因中美贸易谈判不确定性影响——美国希望限制中国2025制造计划,而中方态度坚决反对。
两周前,香港金管局出手干预港元汇率,守住了7.85的下限,港元兑美元汇率已经好转。
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此前指出,港元走贬主要是由于在美联储加息的背景下,港元-美元利差扩大,吸引了套利交易,促使港元走跌并出现资本外流。因而香港将逐渐收缩港元流动性,为港元利率正常化创造条件。
金管局的干预效果十分明显,抽离市场港元流动性时,促使港元HIBOR利率飙涨,港元和美元利差缩窄至75-80基点,抑制了套利交易。
我们此前在4月17日的《“决战港元II”全记录这次我们能顶住么?》一文中写道:金管局目前正在做的就是抽离港元的流动性,推升港元HIBOR利率,使美元-港元利差缩窄,抑制套利交易。不过,这也会给香港的楼市和股市带来负面影响。
金管局总裁陈德霖此前多次提醒:随着香港利率的提升,金融资产波动性将加剧,公众投资者应谨慎管理自己的风险。
我们还在上文中指出:还需注意的是,5月1日起,沪深港通额度即将扩大四倍。若“南下入港股”的资金能继续延续增长态势,那么也将能对港元构成一定的支撑;若“南下资金”抽离出港股,那将对港元和港股双重施压。
据证券时报网报道,5月2日,是沪港通、深港通每日额度扩大4倍后的首个交易日,当日,北上资金净流入47.29亿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昨日南下资金净流入仅有1.75亿元。要注意的是,虽然“五一”假期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北上资金同样呈现净流入态势,但昨日资金的净流入金额与4月27日的26.78亿元相比,近乎翻倍。由此可见,“南下资金”抽离出港股,也是加重港股走跌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