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去年底的大幅下跌,本以为债券市场风险得到了充分释放,谁知这只是刚刚开始。近期,不少机构都表示债市操作难度明显加大,而今年以来的债基收益率也印证了这一点。有报道称,目前债券基金的平均收益仅有0.19%,远低于货币基金,而在全部类型的债券基金中已经有三成出现亏损,往日给人稳定回报的债基或许正在颠覆投资者的传统印象。
风险增大 债基也变 坑
一向稳健的债券市场如今正在变得越来越 凶险 ,据媒体报道,截至3月20日,在纳入统计的约1400只债基中,今年以来的平均收益率仅为0.19%,远不敌同期货币基金0.71%的平均收益率水平。值得关注的是,在这约1400只债基中,仅有89只基金今年以来的收益率在1%以上,多达76只债基今年以来的亏损超过1%。而综合全部债基计算,有多达450只债基今年以来出现亏损,亏损面扩大至三成。
综合同花顺数据显示,跌幅靠前的以转债类产品居多,比如东吴转债B,今年截至3月21日的收益率已下跌3.1%,还有如天治可转债增强债券C/A,下跌接近2个百分点、民生加银转债优选C/A,下跌达1.4%。而亏损幅度最大的债基,今年以来净值缩水已达3.53%。
其实,债券市场的下跌始于去年四季度,但在经历了大幅调整后原本应该平稳的债市却并没有变得安全。一位纯债基金的基金经理表示,总体而言,在政府坚定不移去杠杆的背景下,债券市场今年的跌宕起伏有可能超出预期,一旦操作出现一次失误,不仅有可能导致一次亏损,还有可能因为踏错节奏而持续出错。因此,在各种风险点有可能逐渐引爆的今年,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将备受考验。
另有专家表示,近期的调整源于两个原因,一是年报业绩披露时间和评级公司调整信用评级重合,可能会引发信用风险提升;二是美联储加息对国内债券市场带来一定冲击。
事实上,出于对风险事件的担忧,信用债在市场上已经成为 无人问津 的品种。由于流动性不佳,在此时选择调仓自然也要付出较高的代价。
中债登公布的最新托管数据显示,2月份,托管量增加的券种只有金融债,其余券种托管量均有所减少。从机构层面看,各类金融机构均在加码金融债,企业债则遭遇持续减持。
博时基金副总裁邵凯表示,今年宏观政策弱化了增长目标,对于资产泡沫和金融风险的防控显著提升,并且可能在政策上主动引导一部分非系统性风险的释放。从这个角度看,相关行业和主体的信用风险暴露依旧是最大的潜在风险所在。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接下来的三个季度,债基的收益水平仍然在当前水平或者更糟,那么今年投资债基的最终收益率可能不敌货币基金,毕竟后者在利率上行的背景下,其潜在收益率仍有提高的可能。(来源:南^方^财^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