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的投资者习惯将股票按照风格分为周期股、价值股、成长股等几大类型,这几类股票有着不同的行业属性和投资机会,驱动股价上涨和下跌的逻辑各不相同,投资者对几类股票也各有偏爱。就笔者而言,虽然也认同各类投资机会,但会更追求逻辑框架和方法论,以便让投资收益更具有持续性。
偏爱成长股
三大类股票的投资逻辑都不一样。笔者认为,周期股的一个完整周期,是从底部上涨到顶部再回落到底部,周期的起点和终点是一样的,本质上是零和博弈,赚钱的人和亏钱的人一样多,所以只有对周期了解更深,才能在周期股上赚钱。
价值股的优点在于估值便宜,但每年增长也比较慢,拉长周期来看,对价值股的投资可以实现每年百分之十几的收益。
对成长股的投资是笔者比较认同的。笔者定义的成长股是未来3到5年复合增速在40%—50%甚至更高水平,估值维持在40倍以下。如果股票的估值没有太大变化,复合增速越高,带给我们的收益率也越高。但是投资成长股最大的难度在于,如何能够确定一只股票真的能够持续增长。
一般来说,研究和投资成长股的步骤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分析公司所处行业,包括行业规模、增速、竞争格局;第二步是分析标的公司,通过研究公开资料来分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第三步是去公司实地调研,与管理层沟通交流,得到更直观的判断依据。通常而言,做完这三步,就会产生一个基本的结论,基金经理就会据此决定是否参与投资。
但在笔者看来,想要评估一个公司是否能持续3—5年的高速成长,仅仅做到以上三个步骤并不够。笔者还会做第四步,寻找公司上下游产业链的供应商和客户,以及公司的竞争对手和不同的高管,分别了解公司的产品、技术、渠道,以及内部治理结构等,以便对公司有更深入、更前瞻的判断,对股票的投资节奏更好把握。
投资成长股的好处在于能够穿越经济周期,拉长投资周期来看,成长股的长期收益会好于周期股和价值股。过去两年,笔者一直秉持以成长股为主的投资方式,正是建立在正确的成长股投资方法的基础上。即使在今年年初周期股大涨的情况下,笔者依然坚持成长股投资,管理的两只基金业绩在同类型500多只基金中排到第六和第七的位置。(来源:南^方^财^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