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费收入一向是公募基金最主流的营业收入来源。然而,随着近期基金公司上市股东年报的陆续披露,记者发现,基金公司在管理费收入之外,非管理费收入已经占据不小的比例,近4成的公司非公募业务收入已经超过了公募业务收入,发力非公募业务正在成为次新基金公司规模扩张、业绩增长的 神器 。
近4成公司
非公募业务收入超公募
基金公司上市股东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具有可比数据的33家公募基金合计营业收入为447.69亿元,其中管理费收入合计为255.92亿元,占比为57.17%,而剩余超过4成的收入主要来源于非管理费收入。
通常而言,管理费收入是公募业务对营业收入的贡献,而近年来,随着专户等非公募业务发展的大大提速,公募业务收入占比反而开始缩水,反应在收入贡献上,就是非管理费收入正在快速增长。
从2016年年底来看,财通基金2016年的营业收入为20.96亿元,然而管理费收入仅仅贡献了1.55亿元,非管理费收入占比却高达92.58%,成为公募基金公司中非公募业务占比最多的基金公司。
与财通基金类似,鑫元基金、江信基金、创金合信基金的非管理费收入占比也分别高达83.38%、82.22%、81.13%,非管理费占比皆超过营业总收入的8成以上。
从基金公司类型来看,非公募业务发力的公司多数为次新基金公司,通过业务创新 弯道超车 ,实现了规模的快速扩张,也带来了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6年营业收入增速最高的基金公司为创金合信基金,2016年底营业收入为2.69亿元,同比增长122.02%;财通基金、鑫元基金分别以51.97%、38.96%的增速位列二、三位。
与上述次新基金相比,目前管理费收入占比较高的多为传统老牌公募基金公司,它们存量老基金占比高。
如大成基金2016年管理费收入为6.16亿元,占当年营业总收入的82.91%,在目前可比数据中位列首位。华商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则分别以82.55%、81.1%的管理费占比紧随其后。
在管理费占比较高的公募中,也可以看到富国、广发、华夏、银华、南方、易方达等老牌大型公募的身影,这些公司的管理费占比皆在60%以上,公募业务收入占据公司营业收入的较大比重。
据记者统计,目前具可比数据的33家公募基金公司中,非管理费收入占比超过50%以上的公募基金已有12家,占比近4成。这个样本数据意味着,近4成的公募基金公司的收入结构中,非公募业务收入已经超越公募业务收入,成为公募基金新的业绩增长点。(来源:南^方^财^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