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缴纳社保分个人和单位两部分的原因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8-18 17:51:00 来源:网络投稿

灵活就业缴纳的社保,为什么还要分为个人和单位两部分?其实并不是要分为个人和单位两部分,而是要分别计入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两个部分,之所要划分,主要还是由于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决定的。

目前我国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才叫符合法定的退休条件,只有符合法定的退休条件才能办理退休,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在我们的基本养老金中,分为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两个部分。这两个养老金虽然都属于基本养老金的组成部分,但是资金来源的渠道是完全不相同的,虽然我们每月领取养老金都是由社保部门统一发放,管理都是由社保部门统一管理,但是这是由于两个不同的账户来支付的,基础养老金是由统筹账户来支付,个人账户养老金是由个人账户来支付。

作为单位的在岗职工,在缴纳养老保险时分为单位缴纳部分和个人缴纳部分。其中单位缴费部分的比例为16%,占了大头,个人缴费部分比例为8%,仅占单位缴费部分的二分之一,这个部分是计入个人账户的。计入统筹账户的部分虽然单位按照职工的名单缴纳的,也属于人头经费,但是计入了统筹账户以后,从本质上就已经不属于个人的钱,而是属于社保统筹基金账户的钱,属于全民的钱,这个钱就是统筹使用,而不是个人使用;但是计入个人账户的钱,虽然这个钱不属于个人管理,同样归社保统筹基金管理,但是所有权是属于个人,相当于是个人资产的一部分。

作为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由于没有用人单位,但是养老金待遇和计算方式,和单位职工缴纳养老保险的缴费和计算方式是一样的。那么如果没有统筹账户部分,养老金就无法计算,也找不到合理支出的渠道,如果那样就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样,就失去了办理职工养老保险的目的。所以作为灵活就业人员,就需要在自己缴纳的20%的养老保险费中,按照单位缴费的方式,划出一定的比例计入统筹基金账户,划出一部分作为个人账户费用。划入统筹部分12%就相当于是单位缴费,只不过这个单位就是灵活就业人员自己,自己既是单位也是个人。单位职工,单位和个人比较好划分,单位是单位,个人是个人有明确的界限,灵活就业人员自己既是单位又是个人,也就是既要负责单位缴费部分,也要负责个人缴费部分,我想这样的比喻大家可能就比较好理解了。

划分了两个账户以后,我们再来分析两个账户的资金用途。统筹账户资金的用途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支付退休职工的基础养老金,而一般情况下,基础养老金都会高于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的设立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与社会经济发展增长情况相适应,便于更好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主要体现在基础养老金要与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挂钩;二是用于支付国家每年调整提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三是用于支付退休人员的死亡待遇‘;四是用于支付个人账户领完以后退休人员还健在继续发放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资金部分,主要是由于支付个人账户养老金,就是用自己的钱支付自己的养老金,但是这个支付是按照退休人员人均寿命来确定的,按照平均寿命71岁来核算,测算出各个年龄阶段办理退休时的计发月数,比如60岁退休139个月,55岁退休170个月,50岁退休195个月等。

综上所述,灵活就业人员缴纳职工养老保险之所以要分为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主要是根据我国职工养老保险养老金的计算方式来确定的。由于灵活就业人员没有用人单位,需要自己全额来承担养老保险的缴纳费用,所以在缴纳的20%的养老保险费用中,需要将12%计入统筹账户,8%计入个人账户,灵活就业人员自己缴费,自己既是用人单位同时也是职工个人。如果没有统筹账户,就无法领取基础养老金、国家调整提高的养老金和死亡待遇等,因为个人账户养老金基本上都是全额计算了个人账户养老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