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百度百科的定义,分级基金又称为结构型基金,是指在一个投资组合下,通过对基金收益或净资产的分解,形成两级(或多级)风险收益表现有一定差异化基金份额的基金品种。
从分级基金的特征上说,分级基金即为将母基金分为多个不同风险等级的份额,投资人可以自主认/申购其中不同风险等级的份额,在2016年7月以前,分级基金的通常模式为,A级保本保收益,资金来源为银行委外,B级承担劣后补仓风险,获取高额收益,融资需求方通常是希望加杠杆实现高收益的机构投资者或者相关公司。在2016年7月发布“新八条底线”后,证监会明确禁止保本保收益,并且将杠杆倍数限定在3倍以下,即A/B需不大于3,倍,并且针对各类投资范围比例均有不同的限制。在2018年4月资管新规发布以来,全市场去杠杆化的热潮抵达顶部,也造就了融资难的境况。
不过在这里还是简单介绍一下分级基金的基本结构,比如一只基金分为AB两级,A为优先级,B为劣后级,在过去可以实现保本保收益的环境中,可以以一倍杠杆设置AB份额,并承诺A级可以实现保本并到期给予年华6%的收益,按照一年到期计算,到期以后A将拿回本金并取得6%收益,剩余的均为B的。而在当今不能实现保本保收益的环境下,首先A的本金也有灭失风险,其次不能承诺6%的固定收益,而到底要怎么设计,以后有机会再告诉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