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股市这波调整会不会再次跌到3000点以下?

发布时间:2023-08-18 17:51:00 来源:网络投稿

会不会调整到3000点以下,谁也预测不了,只能说,目前的调整,是市场内在涨幅累积和估值累积的必然结果——当增量小于存量时,市场就会下跌,当增量大于存量时,市场就会上涨。大白话就是资金净流入指数就上涨,资金流入减少或者不敌减持和市场卖出,就下跌。

市场本周出现250点的调整,从高位的3450点跌到3200点,指数是否继续下跌,或者是否有“牛市”,根源还在于市场对政策的预期,以及增量存量之间的博弈——新股发行,大小非减持和新增入市资金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

事实上,沪指从7.22日开始变更“指数基准”,即新股市值在前十的在上市一个月后计入指数,而正常新股在一年后计入指数,以及剔除指数中的st和带*的风险警示个股。而有券商计算过,在沪指2800点时,如果按照这个新的“剔除指数基准计算,沪指对应在4000点”,也就是说,即使不论是否牛市和未来怎么走,仅仅指数调整,指数就达到了4000点。那么,讨论指数是否跌穿3000点,又有什么意义?

再从未来资本市场得变化角度来看,目前资本市场最大的“任务”是什么?不是“牛市”,不是“让投资者有财产性收入”,而是“为了加快企业融资”和“降低社会对银行信贷融资的压力”以及“尽快多渠道补充银行资本金”。而所有的“科创板”和“创业板注册制”,都是为了后者服务的。

再来看本周的新股发行,一周累积29家新股发行,说明了什么?

再从未来的大小非减持和科创板到期解禁来看:

也就是说,第一,目前的市场活跃,是社会资金积极入市的结果,第二,目前市场最大的任务,不是给投资者“创造财产性收入”而是“为企业融资”,而产业资本更重视的不是“牛市”而是“积极减持,降低股权质押风险”和“疏困资金退出”。而目前,从新基金的发行来看,依旧汹涌,这就导致了市场的增量还能与“存量平衡”,只有未来“增量耗尽”,市场才会出现上涨结束或者下跌——而指数修订了计算基准之后,指数是否3000点已经不再重要或者问题不再存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