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对于广大退休老人来说最高兴的一件事情莫过于养老金又上调了。
今年全国养老金总体上调幅度4.5%,当然具体到不同的人群上面上调的幅度不一样,目前全国已经有20多个省份公布了2021年养老金调整方案,从各省养老金实际调整方案来看,大多数老人每个月能够上调的额度都在140块钱到200块钱之间,而且在7月底之前基本都能发放到位。
但最终能够上调多少额度跟所在地方的调整政策,自己的缴费年限,自己的基础养老金,自己的年龄都有很大的关系。
当然在2021年养老金调整过程当中,并非所有的退休老人都可以参与到养老金调整方案当中,从各省公布的养老金调整具体细则来看,本次养老金调整人群主要针对2020年12月31日之前已经办理完退休手续的老人。
对于那些2021年1月1日之后才办理退休手续的老人,他们是不能参与到本次养老金调整方案当中的,只能等到下一年度才可以参与。
不过看到这,可能有些退休的人又有一个疑问了,因为目前各地的养老金都是以上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来计算的,既然养老金针对的人群是截止2020年12月31日,那为什么参考去年平均工资调整的退休的老人又不能参与到本次养老金调整方案当中呢?
实际上养老金的计算方式跟养老金调整完全是两码事,大家不能混为一谈。
我们先来看下养老金计算公式。
目前城镇职工养老金由两部分构成,第1部分是个人账户余额养老金等于个人养老金账户余额除以计发月数,如果大家在60周岁退休,那么对应的计发月数是139。
第2部分是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1+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乘以1%。
这里面决定养老金的多少主要跟三个因素有关,第1个是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第2个是自己的缴费指数,第3个是自己的缴费年限。
一般的情况下,当地社会平均工资越高,大家的缴费指数越高,缴费年限越长,对应的养老金就越高。
我们再来看看为什么今年退休的老人不能参与到养老金调整方案当中。
其实这个问题答案很简单,因为我国政策就是这么规定的,所有地方基本上都规定参加养老金调整的退休人员是截止上年度12月31日之前办理退休手续的老人。
不过我觉得这个规定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在同一年度内1月份办理退休手续的老人跟在12月份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实际上能够享受到的养老金调整是不一样的。
对于那些在1月份办理退休手续的老人,在这个年度之内都不能参与养老金调整,只能等到下年度去;而对于那些12月份办理退休手续的老人来说,从次年的第1个月开始就可以参与到养老金调整当中,这样实际拿到的养老金会更多一些。
当然,考虑到在1月份退休可以多领几个月的退休金,这种调整存在的差距其实可以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