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P2P诉苦:3亿小平台对接成本300万起
如今,在存管大限面前,对接银行存管已经成为P2P平台的当务之急。暂且先不说银行门槛、对接成本有多高,P2P平台在对接存管的第一步上就面临了很大的阻碍——找不到银行。很多中小平台只能花钱找关系。
找银行只能靠关系
网贷行业里,银行和许多平台之间信息是不通畅的,只能靠找关系、找资源。 某互金平台(下称 A平台 )负责人林木(化名)无奈的说道。
A平台主打社交金融类产品,2015年成立,经过1年多的推广,目前积累了100多万用户,月交易量在3000万左右。
林木2016年加入A平台时便提议对接银行存管,但最终也没有实现。他介绍称, 2016年A平台只是与微信、支付宝、银联做了一个支付通道,通过跳转页面进行充值、提现等操作,支付体验特别差,因此提议改进,但当时银行存管仍处在概念阶段,谈了几家银行都没有谈妥,所以决定做成资金托管。
就在这时,政策来了。2016年8月,银监会发布了《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意见征求稿)》,对网贷平台划定了资金银行存管的门槛。如此一来,林木也只能继续着手找银行做资金存管。
摆在林木面前的第一个问题便是 银行难找 ,而这也是许多P2P平台普遍面临的困惑。
尽管《指引》强化了存管银行的免责条款,但银行对P2P依然设立了较高的准入门槛。林木表示, 我自己谈了几家银行,但银行要求实缴5000万,国企、上市公司背景等,平台达不到银行的要求,最后都被砍掉了。P2P和银行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很多银行宣布做资金存管业务,但实际并没有深入到平台,平台前期只能找关系、找资源。
后来,林木通过互金行业第三方公司的一个旧相识介绍,与B银行建立了联系,就资金存管一事洽谈一周后,双方都确定了意向。(来源:南^方^财^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