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生长的现金贷迎来“生死大考”
从盛夏到入冬,现金贷仅仅用了43天。12月1日晚间,现金贷监管靴子落地,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划出了行业的三大门槛:综合利率36%以下、牌照经营和场景依托。
11月22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办公室下发特急文件紧急叫停新设网络小贷。大约一周之后,随着文首提到的那则《通知》的落地,“现金贷”迎来一波清理整顿的生死大考。
行业此后迅速呈现出了一幅凛冬图景:大量现金贷平台首次逾期率暴增,一边大力催收,一边“捂紧口袋”减少放款;部分借款人则摆出骑墙姿态——一边疲于应付催收,一边寄希望于平台倒闭,自身欠款不还而销;数量庞大的助贷机构则陷入“身份焦虑”——它们既无牌照傍身,又无法从事风控等“核心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还提到:谨慎使用“数据驱动”的风控模型。而“大数据风控”正是大量助贷机构的宣传重点。
【钛媒体】
P2P大整治时间表确定!一批机构要被取缔!
据悉,近日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12月8日向各地区金融办下发了《小额贷款公司网络小额贷款业务风险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网传文件盖的是银监会普惠金融部代章,可见监管层将对没有资质开展网贷业务的平台实施重拳打击。
文件显示,本次专项整治主要排查小额贷款公司利用互联网开展小额贷款业务的合法合规性,打击无网络小额贷款经营资质甚至无放贷资质却经营网络小额贷款的机构。在排查和整治时,重点突出11 个方面:包括严格管理审批权限、重新审查网络小额贷款经营资质、股权管理、表内融资等11个方面;根据《方案》要求,网络小贷的专项整治分摸底排查阶段、分类处置阶段阶段和总结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