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8日期实施房贷新政,基准利率从央行定调转向市场化利率。到了11月20日,央行公布最新一期LPR,1年期和5年期的利率都下降了5个基点。
5个基点也就是0.05%,看起来很不起眼,更多是一种态度。一方面国际几大经济体利率下调,另一方面国内通胀预期高企,利率下调空间相对有限,只能浅尝辄止。
5个基点下调对于购房人的影响微乎其微,即便是100万贷款,20年周期下每个月能节省的月供也不过30元。这么小的降幅,并不会对房产销量产生明确影响。
实际上,不管房贷利率降低还是提高,房价都已经迎来拐点。
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出于防范金融风险的需要,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越来越窄,原来近乎不加限制的贷款供给越来越少。负债率低回款快现金流充裕的大型开发商生存状况尚好,而中小开发商未来几年将面临生死大考。不想破产就只有降价销售一条路,如果当地没有降价限制的话。
从消费者角度来讲,能买得起房子的刚需已经不多了。哪怕掏空六个钱包凑齐首付,家庭月收入也很难支撑的起月供。长安居大不易,柴米油盐处处花钱,一斤猪肉都三十多元了。一旦月供占到家庭月收入的一半左右,不要说养育子女了,小两口养活自己都难,少不得要啃老才能维持。
能买得起房的刚需少了,而富裕家庭投资房产的动力也在减弱。投资的核心在于低买高卖,高位接盘显然不是明智的选择。
更不用说复杂的国际环境,一些行业日益感觉到赚钱的困难。在房价如此高昂的阶段,持币观望才是更理性的选择。越来越多的房子进入网上拍卖平台,多等等,也许能省一半的钱,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