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工龄一样,缴费一样,一个是个人交,一个是单位交,等到退休后两人工资有多大差距?

发布时间:2023-08-19 14:33:27 来源:网络投稿
题主的这个问题中存在着三个错误,接下去小雷会把这几个问题指出,同时回答题主的疑问。
首先,现在的退休人员领取的不是退休工资,而是养老金。
在养老保险改革之前,职工退休后领取的是退休费,也有些人称为退休工资,因为那时候退休费是根据工作年限的长短,按本人退休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
而在2014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以后,现在不管是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企业的退休人员领取的都是养老金,退休工资这个说法已经从文件层面上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
其次,工龄对退休后的养老金并没有直接影响。
工龄正常是指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的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工龄的长短正常代表着职工参加工作时间的长短。
工龄对于职工的影响主要是体现在年休假的长短、经济补偿金的多少、病假工资的高低等方面。
比如按照《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规定,工龄越长的人年休假时间也就越长: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但是对于退休后的养老金,工龄并没有直接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养老金正常是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如下: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本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影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缴费年限。
有些人会把工龄和缴费年限等同,但是其实两者是有一定差别的。
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那么正常情况工龄确实应该是和缴费年限相等的。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不少的私人企业为了降低人工成本,并没有按照规定为职工缴纳社保,所以对于一些职工来说,他们的工龄会比缴费年限更长。
最后,题主的问题中提到“缴费一样”,但是并没有说明清楚这个缴费是指“缴费基数”还是“缴费金额”,这两者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
我国的养老保险缴费,需要先明确一个缴费基数。
对于单位职工来说,缴费基数一般就是个人的应发工资;而对于自由从业人员,缴费基数是可以自己选择的,一般是在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60%到300%之间选择一个档次。
然后根据缴费基数,确定每月需要缴纳的金额。
对于单位职工来说,由单位缴费16%,纳入社会统筹账户;个人缴费8%,纳入个人养老金账户。而对于自由从业人员,所有缴费都是由自己承担,缴费比例是20%,其中12%纳入社会统筹账户,8%纳入个人养老金账户。
所以如果缴费基数一样都是4000元,那么自由从业人员每个月的缴费金额是800元,而单位职工个人只需要缴纳320元,自由从业人员个人的缴费金额是会明显高于单位职工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