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开局我长期关注和研究社会养老保险的观点,我认为在个人财力能够负担的情况下,肯定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比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性价比更高。下面我们就简要分析几点。
第一点,参保缴费负担问题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一般是按照社平工资的一定比例数为基数,按照固定的费率缴费。
常见的缴费基数有社平工资的60%、80%、100%三档,当然最高上限是300%。就现在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而言,一年的缴费金额最低约为七八千元。
参保新农保,一般是按照固定的缴费档次缴费,少则一年几百元,多则也有几千元的。
总体而言,新农保的缴费负担一般不会超过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第二点,参保缴费时间问题。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达到退年龄缴费不足15年的,不能按月领取养老金,需要延长缴费时间满足条件才行。
参加新农保,缴费到60岁,缴费时间达到15年或者一次性补缴够15年,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第三点,养老保险缴费的回本问题。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一般为20%,其中12%的部分计入统筹账户、8%的部分计入个人账户。对于个人账户,《社会保险法》规定——
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记账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征利息税。个人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投保缴费以及集体补助、国家补贴全部计入个人账户。
因此,对于个人来说,参加新农保不会出现亏损本金的情况。而对于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如果是出现意外的情况,比如不到退休年龄或者退休领取养老金时间不长就去世的、中途退保的等等,只能返还个人账户余额,有可能会遭受本金损失。
根据开局我对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其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全部回本的时间一般不超过4~7年。如果领取养老金不够这个时间长度,就可能会发生所谓的“亏本”问题。
第四点,退休后养老金待遇水平。
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实行“多缴多得”的激励机制。因此,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多、新农保缴费少,自然而然兑现养老金的结果是职工退休养老金高、新农保退休养老金低。
参加职工养老保险,退休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养老金的待遇水平会跟社会平均工资挂钩,能够更好地实现参保人之间互助共济和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目的。
参加新农保,退休养老金有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基础养老金是固定的额度(目前最低标准为88元/月),主要是靠个人账户累计,因此养老金水平偏低一些。
第五点,退休年龄差异。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退休年龄的规定是女性55岁、男性60岁。
参加新农保的领取养老金的年龄,男女一律是60岁。
第六点,性价比的量化比较。
根据QD市的历史数据统计分析,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正常的情况下按照平均预期寿命领取养老金,则相当于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投入)通过养老金收回投资,其实际的年华收益能够达到6~11%以上。
而参加新农保,只是个人账户储存额有相应的记账利息,养老金待遇并未与社平工资挂钩实现增长,所以从投资收益角度衡量收益率可能不会超过6~8%。
总之,从定量角度来讲,城镇职工养老金待遇基本上是以千元为单位的,最低水平也是八九百元,而新农保养老金的水平目前还是以百元计的,能够超过一千元的非常少见。
可以说,这一方面是根据“多缴多得”原则由投保缴费水平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兼顾人们收入水平不同的实际情况,使得个人能够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有选择地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或者新农保),从而获得一定水平的养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