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记得不,这个标题我年初用过一次。
最近想不到好的,吃点老本,大家别打我
上次讲了医保卡外借的严重性,今天紫霞把这个话题延伸一下—
除了医保卡外借会影响理赔,还有啥情况会影响呢?
一.
关于理赔,代理人最喜欢拿保险公司大小来说事。
比如大公司理赔块,小公司理赔难..
更有甚者,投保时要你隐瞒健康告知,说只要坚持过了两年,保险公司就会无理由赔钱。
这个就太tm不专业了...
为了赚提成,良心呢?
这种事儿其实挺常见的,好多人买保险时,出于对代理人的信任,没仔细看条款,直接就买了。
结果出险后,代理人失联了,保险公司还以某些你不能拒绝的理由不赔钱,也是够糟心的。。
真是投保笑嘻嘻,理赔mmp…
行业固然乱,但我们需要有正确的保险价值观和意识。
对我们消费者而言,要对自己的钱袋子负责,买保险前最重要的是认真阅读条款。
比如这款险种不卖给什么人,什么情况下不赔钱…其实这些情况在条款里都有做说明。
至于理赔,买保险前认真阅读投保须知、免责条款,保障内容。符合健康告知,资料齐全,理赔就不难。
否则,任何公司理赔都难。
更何况,线上买保险,不符合健康告知,你就买不了。
不会有人在旁边,瞎给你承诺。承诺,不过因为没把握。
喜欢承诺的男人,往往是渣男。
二.
理赔既然和保险公司大小没关系,那和啥有关系呢?
三个点—
健康告知、保障责任、责任免除
挨个拉出来遛一遛——
先说健康告知。
拿瑞泰瑞盈重疾险举栗子,点击“立即投保”后,就会跳出来下面这页字,它就是健康告知了。
长这样——
它的作用是告诉你:这个保险我不卖给什么人
比如老王有甲状腺结节,那瑞盈是直接拒保的,健康告知里面有说。
强行买,保险公司可能会拒赔,白花钱。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
大部分保险其实还蛮宽松,即使健康告知有那么一两条“不符合”,也能试一下。
比如甲状腺结节,康乐一生/多啦a保就支持智能核保—
(1) TI-RADS分级0-3级,或结节最大直径不超过1.5厘米且边界光滑或清晰,
(2)无颈部淋巴结肿大
符合上面两条,可以做除外承保,意思就是你得的病不赔,其它的病都赔。
再比如乙肝病毒携带者,如果是HBsAg阳性,那多啦a保可以支持加钱承保。
最坏的结果,即使你核保不通过,也不会留下记录,不算被保险公司拒保。
总之,还是很方便的。
三.
第二个就是保险责任了,没啥说的,它告诉你,这个保险保什么,怎么赔。
大家买保险前一定要认真看,免得被代理人忽悠了,以为保险真是无所不能,啥啥都管。
有些线上保险会把保障责任提炼到投保说明页面,更直观一些。
最后一点就是免责条款了,它也藏在保险合同里。
它存在的价值是告诉我们:投保后,出现哪些情况,保险公司不赔钱。
划重点哈划重点,这个相当重要。
拿市面上比较火的一款百万医疗来说,光看产品说明,以为大病小病都管,凡是住院就赔。
那你就太天真了,咱来看看免责条款。还是挺严的——
比如,未如实告知的既往疾病不赔;
有遗传病,精神病不赔;
没听医生的自己随便吃药不赔,生孩子,流产,不孕不育治疗不赔;
从事高风险运动,比如蹦极啥的不赔;自杀不赔,酒驾出事儿了也不赔...
这里大家要注意一下。。
四.
好啦,总结一下吧。
关于理赔快慢,麻不麻烦,和保险公司大小没有关系。
有关系的是你有没有如实的进行健康告知,是否仔细阅读了保险内容和免责条款。
而且,千万不要被业务员忽悠了,说什么隐瞒告知也没啥事,过了两年保险公司想赖也赖不掉。。
真拿保险公司当慈善中心了?
买保险是为了买未来出事以后的顺利理赔,为了更快的促成销售,让消费者隐瞒告知,销售误导,这样的事,简直就是作孽。。
所以呀,大家要记住,投保前保障责任要好好读一读,别偷懒。
健康告知也要看:什么情况人家不保,否则你买了也是白花钱。。。
或者哪些情况需要加费,除外才能承保。
免责条款,它告诉你什么情况保险公司不赔钱,老铁们别忘了戴上眼镜好好看看。
至于既能保障,又能分红,看起来好像无所不能的保险,比如万能险,大家要谨慎着点。
这种产品通常保障不足,而且收益率又低的可怜。
翻一下责任免除之后你又会发现,这也不赔,那也不赔,十足的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