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种感觉只能说是一种错觉,是对大额存单市场了解不全面的表现。
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分析一下。
首先,国有银行存款利率不可能高于其他银行利率。因为在大额存单市场中,所有银行的利率与普通定存利率一样,从低到高大致分为三个阵营,即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和民营银行。以3年期大额存单为例,国有银行最高上浮幅度为50%,达到4.125%,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最高上浮为55%,达到4.18%,而以城商行和农商行为代表的地方性银行业金融机构最高上浮幅度为55%,达到4.2625%,这个上浮幅度从2015年大额存单出现以来,几乎就没有太大变化,所以如果说建行大额存单利率比其他银行高,肯定是一种错觉,显然对大额存单全市场了解不够深入。
为什么说6大国有银行大额存单利率整体处于最低水平?这是由其“自带光环”所决定的:一是四大国有银行品牌影响强大,包括资产实力、风控水平和产品创新能力等都处于国内一哥地位,无人能及,自然对广大储户具有超强吸引;二它们都是全国性大型商业银行,动则上万个物理网点,且经营范围覆盖全国,甚至海外,辐射范围广泛,触角深入千家万户,吸引存款更加容易;三是客户基础雄厚,6大国有银行客户数量均以亿计,其中就囊括了成千上万的20万以上优质客户,因此不即使用上浮太多利率,存款也会实现自然增长。
以上这些优势可以说是国有银行的“天然异禀”,也是其他股份制银行以及城商行和农商行等地方性银行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当其他银行忙着涨利率揽存款时,6大国有银行完全可以巍然不动,为什么要抬高资金成本,减少利润空间呢?这没道理。
其次,可以在6大国有银行之内进行比较,建设银行大额存单利率也不是最高的。六大国有银行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要说利率高一点的,最大可能只会是邮储银行,3年期大额存单曾经最高上浮55%,达到了4.18%,还有按周期付息型,存款活动期间还有积分礼品等,而不是建设银行。
由于邮储银行成立时间最短,2007年才正式成立,2019年才被监管机构纳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序列,可以说是一家非常年轻的国有大行。因此,尽管邮储号称4万多个网点,数亿计客户,但总资产却刚刚突破10万亿,净利润仍然在6大国有银行中垫底,这个品牌影响力与其他5大银行相比就逊色多了。所以,邮储银行要想在国有大行中赢得一席之地,提高利率一定会是必要措施,而建设综合排名仅次于工商,揽存压力当然轻松一些,完全没有必要以提高利率降来牺牲低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