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善文表达了卖方分析师思维和买方思维之间的区别。这种区别,甚至是根本不相容的。
但高善文还是错了。他关于卖方与买方之区别的分析虽然是对的,但他从“布道”的角度确实根本错误了。如果他就是自己想想,倒也罢了。这么有影响力的人这么一说,会让很多具备投资潜质的卖方分析师止步。并不是说卖方分析师就一定适合卖方,有的卖方分析师,由于天资聪颖加上很勤奋做的好,也许他的更大优势恰恰是买方思维。就像律师打字也可以比打字员更快。老顽童还会左右互搏呢。
我们在分析师培训中,也非常强调“思维方式”。
在研究报告中,我们强调了买方报告的三段论:“关键假设、核心逻辑、主要结论”。每一位分析师的每一份报告,要让我清晰地看到以上三点,而且,觉不允许“只有定性的描述”,必须要“给胡数据”。例如,有位分析师在谈到一个“电子产品分销”的业务时,说这个公司的能力有多强。我只要具体的数据:“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预付账款”。
中阅资本的每一位分析师,都必须对每个重点研究的公司,熟悉自己内心设定的“三段论”。看到卖方提供的每一个细节,看到新闻提到的每一个细节,都要问自己,关键建设有没有变,核心逻辑有没有变。至于其他精巧的论证,在我的“三段论”面前,都是从属地位的。
前段时间,我们集团公司研究部负责人,约我谈研究怎么做。主要是买方该怎么做。我告诉他,买方的第一任务是选择,然后才是深入研究;卖方的任务首先是深入研究,然后才是选择。两种思路,是完全不同的。对于一个卖方分析师,哪怕他的行业没有机会,他也可以分析得天花乱坠,博得基金经理的开心。号称“心理按摩”。各位试想,高善文的很多分析,听起来头头是道,但不就是“心理按摩”吗?有几个人靠高博士的分析赚大钱的?
如果一个“心理按摩师”自比诸葛亮,那就有点过了。应该是相当于“宫廷乐师”的,最多是“太子太傅”,而不是一线的军师。买方的分析师,是耍把式卖艺的,花拳绣腿好看就行。买方的分析师,才是真正需要杀伐决断的“军师”。
每一个优秀的卖方分析师,都要思考自己,能够实现“升级”。卖方经历,锻炼了基本功,能够做到深入研究。如何能够更好地对“选择”进行研究?研究选择的艺术,是卖方分析师晋级的目标,而不是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