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的说存款的安全性与活期还是定期没有任何关系,只适合银行主体有关系。
那么地方型商业银行的安全性怎么样呢?
新中国目前破产的商业银行有三家:
1998年6月21日海南发展银行破产,破产原因是兼并的农信社违规放贷、房地产泡沫破裂导致大量坏账。虽然个人储户和境外债务不受影响,但不少企事业单位的存款直到20年后仍未追回。
2012年,河北省肃宁县尚村农信社破产,不过因为其破产时已经没有个人储户,相对而言影响力较小。
2020年11月,包商银行破产,破产原因是大股东巨额贷款无法偿还,坏账冲破了最后一道防线。
从结果上看,破产的三家银行机构都是地方型商业银行或信用社,原因也基本都是坏账太多导致最终无法处置,只能破产处理。
从这个角度看,地方型商业银行或信用社风险确实很大。
这与其自身情况有很大关系。
一方面是资本金较少,实力有限;
另一方面为了追求盈利最大化,在风险管控上往往会忽略潜在的风险、甚至主动试水!
比如海南发展银行,银行不可能不知道一旦破裂其风险的破坏力,但短期的繁荣和盈利已经懵逼了双眼;
再比如此次的包商银行,大股东的肆意贷款放任何一个大型银行都不会听之任之,但小银行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上可能都有力所不逮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