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富有”的内涵很多,比如一个城市的GDP,一个城市的金融机构存款总额,一个城市的财政收入,一个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等。
既然是普通人看的,我们自然选择和我们切身相关的指标:
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实际生活中,常用来代指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
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
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字,2019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
解释完指标,我们看看2019年的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排行:
第一位,上海,2019人均可支配收入69442元;
第二位,北京,2019人均可支配收入67756元;
第三位,深圳,2019人均可支配收入62522元;
第四位,广州,2019人均可支配收入60124元;
第五位,苏州,2019人均可支配收入60109元;
第六位,杭州,2019人均可支配收入59261元;
第七位,南京,2019人均可支配收入57630元;
第八位,宁波,2019人均可支配收入56982元;
第九位,厦门,2019人均可支配收入55870元;
第十位,无锡,2019人均可支配收入54847元。
也就是说苏州,在这个富裕指标上并不是第一。
这些年尽管苏州经济发展持续保持迅猛势头,但城市定位和自身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在不少方面尚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从结果上看,苏州位列北上广深之后第五位,这个排名放在全国已经非常高了,毕竟苏州只是一个地级市。
如果在榜单上加上“地级市”,苏州妥妥第一,但那样的排名应该是苏州不屑的,毕竟苏州在同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的竞争中已经领先,目前的问题是苏州如何保持这个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