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该怎么对比选择

发布时间:2023-08-19 14:33:27 来源:网络投稿

银行职员能够最先接触到某些不错的产品,很多人都内部员工都在买,但是依然有一些人从来不买,是他们有更好的投资渠道吗?其实银行的工作人员与我们的差别在于他们接触的投资渠道较多,产品也多,因此在投资前会去做筛选。对于大部分银行职员,他们的风险偏好是相对较低的。虽然每个人都期望获得一个高收益,但是绝大部分人是不能忍受本金损失的。

一、投资渠道的差别

银行工作人员的投资方式只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券商理财

银行与券商之间的业务来往是比较多的,因此他们对于券商也会相对的比较熟悉。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券商有国债的逆回购,尤其是在节假日期间,因此,银行很多的职工就会将资理财序入到国债的逆回购上。它的利率最高可以达到七日年化15%。

2、公募基金

银行其实也可以购买基金类的理财产品,但是银行的工作人员确很少在银行直接购买,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银行购买基金的话,银行是会收取手续费的,特别是现在银行打破刚性兑付之后,手续费用等成为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因此银行职员都是直接去到基金网站上尽心购买。

此外,由于一些私募基金的门槛比较高,水平也比较高,不少的银行高层就会购买,这类产品的年收益可能会达到10%。但是一般来说不会推荐给客户,因为银行的理财产品主要还是以稳健为主。,有的私募产品也是银行自己内部解决,一般不会和客户主动销售。

二、资金受限

其实很多人对于银行业有一种误解,其实就目前的情况而言,银行职员的工资并不是很高,只不过银行职员的工作相对来说比较轻松,此外他们的公积金和社保的比重比较大,因此,实际上到手工资跟我们其实相差不大。现在很多的理财产品是起步门槛5万元,部分的职员由于资金问题,就不会进行购买。此外就是他们由于本金的原因,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有限。特别是银行已经打破了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需要自己承担风险,因此,很多职员不会去冒险购买理财产品。

总结而言,银行职员不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原因在于他们的投资渠道更广,会选择更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另一方面就是职员的投资本金储备不足。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