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交易最大的难点是人性,我们可以采取量化交易避开人性吗?

发布时间:2023-08-19 10:01:12 来源:网络投稿

其实量化交易不能笼统的说就是一种交易,我们可以考虑分为:量化策略,低频日内波段交易,高频交易。

量化策略:

普通的股民,一般学习的是量化策略。就是设置一个买卖的纪律。

比如市盈率低于某个数值买入,高于某个数值卖出。当然不是单单一个市盈率标准。早期就有一个朋友设置的是营收增长和净利润增长同步高于20%,连续到达五个季度的选股策略。多因子限定你的投资目标。这就是一种策略。

比如也有流动性来选择投资股票。如果股价是上市公司的投票机,那么放量上涨的就是可以选择的标的,因为大家都投票了。所以我们也不管具体因果,买入放量上涨的股票,卖出放量下跌的股票。

比如行业轮动策略。如果一个股市的周期你里面,复苏的时候先房子和汽车涨价,而周期快结束的时候,石油,金属行业,采矿业大面积繁荣。那么我们就按照经济周期的判断,买入不同行业公司的股票。

比如锚定国债到期收益率的投资。你可以近似的将国债收益率看做是一种融资的价格。如果国债收益率低,并且国债没有倒挂,就说明利率较低,适合投资,如果国债收益率高,那么说明资金成本高,我们应该投资固定收益。

量化策略就是给交易找个理由,大多数情况下,理由不是真理,市盈率低,有可能是造假,流动性高,有可能是人为。当你被动的选择了一个策略的时候,你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但是,你会感觉似乎有道理。很多基金就是用一个简单的量化策略来打天下,但他们往往业绩很一般。以至于很多投资人更加相信指数基金,都不相信量化策略。

低频日内波段交易:

这其实是趋势技术流,大多数集中在期货。当日进出,找日高和日低。这个你很难找出具体的做法。应该是需要依赖一定的大数据或者人工智能。这部分的交易并不是稳赚不赔,突发事件往往会扭曲盈利。技术不能解决这个世界大多数问题,信息又极度不对称。诸如虽然你通过技术判断了石油今天可能收在58.16,,但是如果刚好在今天沙特突然宣布石油追加减产30万桶。结果收盘在60美元。意不意外,惊不惊喜?所以,日内波段交易,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实力,但是这里的技术实力可能并非必然成功。

人工智能如今的确对日内波段交易影响很大。

高频交易:

基本上所有的量化交易,如今都在走向高频交易。高频交易和股票的基本面和技术面毫无关系,这是另一个层面的东西。其大致上,有如下几种模式:

1、做市商。就是自己有一定量的股票,但如果这个市场有人买入和卖出,做市商会第一时间站出来满足交易需求。如果你看过利弗莫尔的《股票作手回忆录》,利弗莫尔刚出场的时候,就是作为股票经纪公司的对手交易者。利弗莫尔进入一家交易所,然后凭着自己的交易技术赚钱,那些股票经纪公司在大多数炒股者那里赚钱,但是遇到利弗莫尔却一败涂地。这就是做市商的早期形态。实际上,大多数的交易是错误决策导致的,所以做市商在全球金融市场,虽然鸟枪换炮,越来越先进的设备,还融入了算法交易。但是他们通过大多数人集体的谬误来做所有人的对手盘。至今,这依然是一个盈利的行业。

2、套利。简单套利比喻,就是ETF。比如十只股组成一个ETF基金,这个ETF基金可以转换为十只股的股票,而十只股的股票凑好了可以转换成ETF基金的份额。这种双向转换,有时候会出现差价,这种差价非常细小,但只要这笔交易能够覆盖交易费用,计算机数据计算足够快,交易下单足够快,那么就可以迅速吃掉这个价差。同样的,现货期货之间也有基差,不同期权和股票之间也有行权价差。这些都可以通过公式迅速计算这种差额,然后通过船坚炮利的交易硬件系统,来迅速完成套利。

3、结构化交易。抢单交易。这是最恶劣的。在买家和卖家下单的时候,他们是明池交易,他们会参考市场报价,但如果他们单子太大,要买卖很多,那么就必须挂单更高。这个时候抢单交易者就吃掉这部分中间价差,一手进,一手出。交易速度有时候要和交易所的服务器竞争,比他们快。对于普通股东当然不乐意,白白增加了交易成本。所以他们需要距离交易所更近,我们叫交易所“直连”。

量化交易过于笼统,所以我们一般会指代具体的交易方式。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说某一种交易是量化交易。这很复杂。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