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贬值,经济学上叫“通货膨胀”,老百姓叫“钱不值钱”、“钱毛了”,其原因是市场上流通的钱超过了实际需要。对发展经济来说,需要温和的通胀来刺激;而对普通人来说,货币贬值则是财富缩水的头号杀手。对有钱人来说,他们虽然也怕财富缩水,但我们会发现不少有钱人通过货币贬值变得更加有钱了。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他们通过买入更加值钱的资产对冲了货币贬值。
举个例子,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包括到新世界的头几年,大家都觉得钱贬值的速度还不像今天这么快,一百块钱出门还是可以买到10来斤猪肉的。而自从08年之后,钱贬值的速度明显就加快了,与此同时,房价开始节节攀升。为何?因为为对冲次贷危机的影响,我们实施了四万亿的货币刺激政策,导致市场上的钱迅速增加,普通人手里的钱相当于一下子就稀释了很多。但是,我们发现08年CPI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并没有上涨多少,整体一些基本的国计民生行业的物价波动并不太大,何故?因为这四万亿资金大都流向了以“铁(路)公(路)基(建)”为代表的基础设施行业,其中,房地产行业是最大的受益者。“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概念的出炉与定型就是那时因为房价飙升而奠定的。
在此前和此时买房的不仅利率极低,而且房价几乎以两到三年翻一倍的态势猛涨,这部分群体的资产就迅速增值。而且,那些有钱买入了二套房三套房等多套房的就此开始迅速拉开与一般人的距离,进入了富人的行列。此后,在房地产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他们的财富也开始水涨船高,有的则因为囤房步入了亿万富翁的行列。那些超发的货币不仅没有让他们手里既有的财富缩水,反而使他们变得更富了。那些炒房团背后的资本就是利用货币贬值变得更加富有的典型例子。
而且有钱人到了一定的财富级别后,他能凭借手里的财富资源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处于更靠近政策制定者和信息核心的位置,自然就会利用信息不对称来赚取或攫取更多的财富,此时,这些人的财富增长水平甚至到了可以忽略通胀率的地步。
而如果买入的资产跑不赢通货膨胀,那么就面临着财富缩水、甚至被吞噬的厄运。比如定期储蓄,比如买银行理财产品等,甚至买黄金都不行,14年那批买入黄金的大妈不是最近才解套吗?黄金只是避险资产,不是可以长期增值的资产。
其实,货币贬值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甚至有钱人会贬得更多,因为他们的基数大,问题是货币贬值,必然就有资产增值,只要资产增值速度大过于通胀率,财富非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多。
今年极有可能面临08年那样的货币宽松幅度,一些超低利率的经营贷违规流入市场后,这不,深圳的房价已经闻风而动了。但是在监管坚持“房住不炒”的调控基调下,房价是不太可能重现08年之后的疯狂情景了。只是今后几年最有望接替房产上涨的资产会是什么呢?天量的货币总要有去处的。所以,大家思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