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暴跌,为什么国内油价还是那么高呢?因为这里面有两个概念大家搞混了,另外还有对国内成品油价格定价机制缺乏基本的了解造成的。我们简单说一下,大家就一目了然了。
首先,国际原油价格并不等同于我们一般所说的石油价格。各位车友及消费者所用的汽油,是需要在原油成本之外,再加上炼化企业的加工成本的,除此之外还有运输、储存及运营等各项摊款费用在其中。与此同时,大家还应该明白我们的油价里面是包含有部分税费的。
因此,虽然我们统一认知为油价,但那并不是简单的“净油价”,两者之间更不能简单划等号。尤其请注意,最近所说的国际原油价格跌至负值区域,这个负油价是指原油期货价格而非现货价格。
所谓的“负油价”意味着将油运送到炼油厂或者运输存储的成本本身就已经超过了石油自身的价值。
其次,从国内的成品油价格机制来看,是有一个所谓的“地板价”的调控下限,即下限为40美元/桶,也就是说当国际市场油价低于40美元时,我们的汽、柴油最高零售价不降低。同时还有一个“天花板价”的调控上限,那就是130美元每桶的保护,只有在40美元至130美元之间运行时,才会进行正常调整(其他时间搁浅)。
由此可见,即使是国际油价暴跌下去,我们也只得眼看着油价被“搁浅”,因为它需要保护或者说是维持石油行业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正常运转,保证市场正常供应不受影响。最后,顺便说一下开采成本的问题,我们的每桶成本为50美元,沙特10美元、俄罗斯40-50美元、页岩油为48-54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