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地方交易所乱象引发新一轮摸底

发布时间:2023-08-18 19:51:53 来源:网络投稿

金丰(化名)年近60岁,今年5月在投资齐鲁商品交易中心原油现货交易后的一个月时间里,47万元的本金仅剩了3万元。“整个人都有点懵,不知道钱怎么一下子就没了。”金丰说。

作为高级知识分子,金丰虽不太懂经济金融,但对于日常生活中的骗术时刻警惕。“我专门托山东的朋友问了齐鲁商品交易中心的情况、资质,说是青岛市批准的,加上央视二套还常播其行情,我就放心了。”

金丰知道有期货和现货,但不知道其中的区别,也不知道自己应选择哪些品种交易、在哪里交易。一位年轻帅气又才华横溢的现货客户经理每天都会通过微信向金丰发送看上去特别“专业”研究报告,并不断向其灌输原油现货可以“赚大钱”的理念,并声称自己操盘水平一流,自己的理想是做“中国的巴菲特”。

金丰特意问了最多会赔多少?“杠杆率就是1倍,不会有太大风险,客户经理这样说,我没太明白什么是杠杆,但想想也就是最多损失一半吧。”金丰回忆说。

在现货客户经理的游说下,金丰决定拿47万元一搏。在这位客户经理的帮助下,他在齐鲁商品交易中心的会员单位青岛万众商品经营有限公司北京办公室开户,正式在齐鲁商品交易中心系统开始了原油交易。

交易第一天,金丰赚了4万元,于是他放心地把账户交给了客户经理代为操盘,并与客户经理签订了五五分成的收益亏损承担比例。在接下来不到一个月里却总是赚小钱亏大钱,很快本金就只剩3万元;而客户经理也从原单位辞职,消失得无影无踪。

财新记者也找到一位青岛万众商品经营有限公司的客户经理,询问最多可以加多少倍杠杆,答复是“保证金是3%,你的杠杆是33倍。”

至今,金丰仍认为自己是被那个客户经理所骗,“我也不好意思跟别人说这件事,毕竟是自己上了那个小伙子的当。”然而金丰完全没有意识到,作为地方政府批准的现货交易平台,是绝对不允许有保证金交易制度的,所谓的加杠杆交易都是违规的。

期货业协会法律顾问于学会称,这样的案例非常典型,目前的现货交易往往放大杠杆,进行保证金交易,即变相期货交易,一般的投资人难以识别。据其了解,仅2015年就有超过100个炒原油、炒白银的假现货平台被查封,但至今还有源源不断的人身陷其中。因加杠杆炒原油现货,数万人倾家荡产,数亿资金打了水漂。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