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什么大神,也谈不上支什么招;作为在职场上打拼了几十年的老司机,跟你谈谈心还是可以的。希望我的回答对你能有所帮助。
一、客观认清严峻的就业形势。
今年是就业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一是受疫情的影响,能提供的就业机会大幅度减少;二是今年毕业的大学生创历史新高,达到870多万人。双重因素叠加,造成了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
昨天,我原同事跟我微信联系,诉说了他儿子就业遇到的烦恼。
他儿子是去年本科毕业的,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都没有考上,进国企还没找到门路,去私企还心有不甘,创业又不是那块料,整天愁的够呛。
他给我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托关系,让他儿子进一家国企上班,不能再拖了。
从这个侧面就能看出今年就业有多么的难,进国企就更难了。
二、理性看待国企工资待遇问题。
扣除五险一金,每月到手工资4000多,这样的工资待遇并不算低。当然,如果在一、二线城市,这样的工资待遇是偏低的;如果在全国绝大多数三线以下城市比较,这样的工资待遇还是比较诱人的。
最起码,不用担心工资被拖欠的问题;五险一金也都能足额及时缴纳;休息也有保障等。
这些优势,尤其是在疫情待岗期间体现的就更为明显。可以说,很少见到有国企裁员、不发工资的现象。与众多的私企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我觉得,人该知足的时候就应该知足才对。盲目攀比、不知足很容易迷失自我。
三、正确认识自我,给自己的职业发展定好位。
自己尽管本科毕业,学历不算低;但现在的本科生也并不稀罕。况且,学历也不能与能力划等号。
如果自己觉得怀才不遇,嫌工资低的话,就应该认真对自己的能力做一番评估。是立足本职工作干出成绩,争取有晋职加薪的机会?还是通过跳槽、创业来实现拿高薪的目标?给自己定好位,也就不迷茫了。
总之,要想走出迷茫,就要客观地认清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理性地看待国企的工资待遇问题,正确地认识自我,对自己能有一个准确的评估和定位,确定好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并努力去实践之。自怨自艾,怨天尤人是无济于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