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为什么现在才申请消费金融牌照?

发布时间:2023-08-18 19:51:53 来源:网络投稿

一直在关注蚂蚁金服的朋友大概还有印象,2017年3月左右蚂蚁金服开放了一个“财富号”体系,通俗的话说就是为入驻蚂蚁财富的基金公司提供一个内容分发平台。借助这个契机,相关负责人对行业表示,蚂蚁金服只做tech不做金融。彼时的蚂蚁金服大概是想在金融领域再造一个淘宝模式,自己通过数据征信、技术服务继续做一个专注的开放平台。

如今蚂蚁金服却决定设立金融公司,从平台方到直接下场参赛,公司战略层面一定发生了某种改变。虽然没有消费金融牌照,但是蚂蚁早已通过旗下的两家小贷公司进军了消费金融领域和现金贷领域,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蚂蚁花呗和蚂蚁借呗。此外,蚂蚁金服参股趣店也是消费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动作。

现在看来,无论是花呗、借呗还是投资趣店,这些业务与投资层面的进展极有可能影响到了蚂蚁金服的决策层。早在趣店上市前,知名媒体就质疑过趣店的模式严重依赖蚂蚁金服的导流能力,即使是这样,趣店还是成功上市,在舆论风波后,趣店的总市值在44亿美元左右企稳。

一个细节是,腾讯科技报道称2016年起支付宝为趣店带来了最主要的活跃用户,尤其是多次借款的客户。强调一点,在当时这项服务是免费的,随后双方重新签订了合作协议,支付宝开始向趣店收费。

另一个细节是,2017年11月左右,有媒体报道称支付宝取消了趣店的导流界面,对此蚂蚁金服方面表示支付宝对趣店的导流一直采用“个性化推荐”的方式呈现。但是,在媒体报道以前,从未出现过“个性化推荐趣店入口”这种说法,不排除在此期间蚂蚁金服修改了推荐规则。

从旁观者看来,既然趣店可以通过这种“寄生模式”活的很好,那么蚂蚁金服完全可以拿掉这个入口自己来做。这一点既可以在上市前进一步提升蚂蚁金服整体估值,又可以带来一块不菲的收入来源。最关键的是,还可以跟淘系电商的商品售卖与供应链金融场景进一步打通。一箭三雕,何乐而不为?

如今随着蚂蚁金服的消费金融公司成立,模糊的假设变成七个字:肥水不流外人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