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储备跌破三万亿意味着什么

发布时间:2023-08-18 19:51:53 来源:网络投稿

中国的外汇储备是全球第一,但从3.99万亿美元的峰值跌至现在的3.01万亿,在2年半的时间内出现如此幅度的下降实属罕见,必须引起关注。

博览研究员认为,按照2016年的外储的流失速度,2017年中国根本就“打不起贸易战”!也就不存在和川普谈判的可能性,而是未战先输!!此时此刻,节制外储流失已经如此重要,以至于64岁的“金融市长”可以辞职,而已年逾古稀的“人民币先生”却“必须在岗”!!此时此刻,以前处在灰色地带、被官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资本外逃”,已经异变为“挖社会主义墙角”的弥天大祸!这场关于人民币的战争,已经“事关国本”!

中国人民银行7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105.17亿美元,较11月底下降410.81亿美元。2016年外汇储备累计下降3198.44亿美元,储备量逼近“3万亿”关口。这个关口到底能够守多久?还需不需要守?

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人表示,央行稳定人民币汇率是外汇储备规模下降的最主要原因。

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5日至6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了2017年的主要任务,其中就包括: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积极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有分析认为,当局引导汇率贬值,用意是支持出口。到目前为止,出口仍然低迷,而进口价格大幅上升的负面影响比较明显,资金外流也很严重。这种情况下,引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逐步贬值的政策,可能需要反思和调整。

央行正面临目标选择,如果目标是保汇率,则面临外储消耗,一旦外储下降到临界点而汇率仍然存在强烈贬值预期,则面临挤兑风险;如果是保外储,则需要加快贬值和加强资本管制。

渐进式贬值对外储消耗较大,一次性贬值对微观资产负债表冲击较大。在短期虽然央行干预可以起到阶段性稳汇率的效果,但也付出外储消耗、加强管制、高估压力仍存的代价。

2016年,为守住汇率,当局付出了昂贵代价。事已至此,明的暗的措施,多少都要有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