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破6.87,后期还会继续涨吗

发布时间:2023-08-18 19:51:53 来源:网络投稿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8668,上日为6.9307。上调639点,上调幅度创2005年7月以来最大。

海通宏观姜超研究团队1月6日发表观点,探讨最近两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急速升值,离岸、在岸均升至6.9以下背后的原因、近两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走势的新特点和未来走势。

姜超认为,人民币“行走”在指数和美元之间。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整体走弱,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整体贬值达5.8%、在岸人民币贬值6.6%。总结去年的经验可以发现,人民币基本形成了“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中间价机制,而且在这一机制下,当美元弱时人民币主要盯美元,美元强时则主要参考一篮子货币。这或与央行有意释放积累已久的贬值压力有关。从2016年全年表现来看,人民币在主要货币中表现不佳,对美元贬值幅度较大。

他分析人民币突然跳升的原因,认为主要包括两方面因素。原因一:美元上行乏力,市场预期逆转。从去年10月份以来,美元指数大幅飙升,美股迭创新高,美债收益率迅速上行,都反应市场对美国经济的预期较高,而一旦披露的数据出现低于预期的情况,或者特朗普未来新政执行困难,市场预期也会在短时间内反转。当前利多美元的因素已经基本被市场“pricein”,而一旦市场出现低于预期的消息,巨幅震荡将不可避免。近期美国出口数据回归正常的低迷状态,而欧洲多国公布的通胀数据则好于预期,尽管经济基本面的边际变化并不大,但对美元却成为利空,而美元指数的回落则推动人民币走强。原因二:央行有效管理,空头踩踏离场。近两年人民币贬值压力不断发酵,我国外汇储备从最高点时的接近4万亿美元已降至当前的3万亿,年初居民购汇压力也增大,央行近期出台多项政策控制资本流出和汇率贬值压力。此次人民币汇率的跳升或和央行“抽回”离岸人民币流动性等干预管理也有关系,美元指数走弱背景下,人民币空头受到打击,而空头踩踏离场也加剧了人民币升值。

另外,关于未来走势,姜超认为短期有望企稳。从外部来看,美国经济好转、加息的预期已经在美元指数中得到体现,美元指数的进一步上行需要更好的数据支撑,而事实上当前美国的经济状况不够强劲,出口回落、投资疲软可能令16年四季度经济数据弱于预期,特朗普政策也存在不确定性,所以美元指数上行动力不足。从内部来看,国内经济仍相对稳定,货币政策中性偏紧,央行不仅增强了资本项目监管,预计未来对汇率的干预管理也会持续,所以短期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要突破7.0还需要很高的条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