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经济减速,中美贸易战恶化的情况下,人民币近日的大幅下滑令市场担心决策者可能并不太愿意遏制人民币颓势。
这与几周前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当时新兴经济体面临全球利率上升及美元走强的挑战,人民币担当了市场之锚的角色。在一些人看来,人民币最近的大跌可与2015年的“8·11”汇改相提并论,但中国观察人士并不认为人民币贬值会被作为中国直接的贸易政策工具之一。
“人民币现在是市场波动的源发地,而不是稳定器,”荷兰合作银行集团驻香港的金融市场研究主管Michael Every表示。他预计人民币的进一步疲软将“冲击整个新兴市场,并打压商品价格。
自6月14日中国公布弱于预期的经济数据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已累计下跌2.7% 。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将继续加大对华关税力度,中国共计4500亿美元商品可能成为关税目标,这一紧张局势令人民币走势雪上加霜。离岸元人民币连续第9日走弱,创下2014年以来最长的连跌纪录。
“人民币的跌势可能会波及到其他美元-亚洲货币,”三菱日联银行驻香港的东亚全球市场研究主管Cliff Tan表示。
人民币滑坡背后有着几个根本原因。5月份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出现意外的大幅放缓,信贷增长也明显下滑。中国央行已经改变政策风向,为经济注入更多的流动性。
德意志银行驻香港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张智威表示,目前还不清楚人民币下跌是否中国政府的意愿。
张智威称,看起来央行愿意让人民币变得灵活一些,但他们应该不会想看到大幅贬值,中国不会积极的将人民币贬值 --- 比如引导货币下行或使用一次性贬值措施 --- 作为贸易战的武器,因为它也会伤害中国自己。
相比针锋相对的对美国加征关税或者通过行政手段限制美国企业在华经营, 货币贬值是一个直截了当并能影响到中国所有贸易伙伴的多边工具,此举还可能进一步激发市场对人民币连续走贬和资本外流的担忧。2015年8月人民币汇率的突然贬值就曾经导致这种情况出现。最后,中国政府动用了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并加强资本管制,才使人民币汇率市场终于恢复企稳。
截至2015年9月底,跟踪全球股市的MSCI ACWI指数下跌约12% ,油价到2016年初接近腰斩,部分原因是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忧加深。当时中国的经济政策引发了国际社会严重关切,其中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
“中国已经吸取了教训,”法国巴黎银行资产管理公司负责新兴市场债券业务的副主管Jean-Charles Sambor表示。 “人民币可能会面临一些下行压力,但不存在巨大的贬值风险,因为他们知道这可能会改变人民币市场人气,并诱发更多资本外流。”
相对其他贸易伙伴,人民币的韧性正在下降。据彭博模拟的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人民币指数,人民币过去一周下跌1.6% 。该指数跟踪人民币兑24种货币组成的一篮子货币汇率。
加拿大皇家银行驻香港的亚洲外汇策略主管Sue Trinh表示,如果与美国的贸易谈判取得进展,中国将更有可能为人民币提供底部支撑,从短期来看, 人民币的走势将取决于贸易谈判。而长线方面,她认为贬值趋势还将持续,因为中国经济在减速,而且中美货币政策呈现背离势头。
Trinh表示,如果要判断中国央行是否在采取措施减缓人民币跌势,对人民币中间价的观察很重要。
一些基本面因素对中国是有利的,例如经常账户盈余。随着A股被纳入MSCI国际指数,加之债券通的推出,投资者对中国国内证券市场的兴趣正在升温。
荷兰合作银行的Michael Every预计,今年人民币还会出现温和贬值,到12月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料达到1美元兑6.75元,按周二在岸人民币兑美元6.556元的收盘价计算,下跌幅度约为3% 。但最近人民币的跌势引发了人们对发生更坏情况的担忧。
前美国财政部官员Brad Setser本周在推特中称,他担心“中国打算通过人民币贬值来抵消美国加征关税对出口和经济的影响,而另一方面美元的进一步走强会破坏其他新兴市场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