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打工好还是创业好,这主要看个人。我可以确定的就是创业非常累,而且是一条不归路,创业不成功夜夜难寐,创业成功也得日思夜想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了该如何调整应对。
创业并非想象中那么好,您也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看看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一、想要利。
很多人创业的初衷是想多赚些钱,殊不知有些人创业后经济条件比之前打工差远了,做到高阶的职业经理人收入秒杀很多创业做得一般的人。在大的平台上,个人比较轻松,而且收入也未必低,阿里头条等基层管理者年收入税前可能就过百万了,中层管理者和高层管理者更别提了。我一个好朋友在二线城市的外企年入近百万,每年带薪休假相当多,全球开会然后顺带旅游,公司管理又非常人性化,前几年想创业做外籍家庭保姆平台,被我泼了很多冷水,去年开始兼职做自媒体,我超级支持。
二、想要名。
很多人觉得自己印个名片当董事长或者总经理特别了不起,殊不知在中国发展了这么多年,其实还是官本位,再大的公司老板基本也还是要向甲方低头,向体制内领导低头。甚至当你创业后所受的尊重还不如你原来在平台上当个小萝萝受的重视多。很多人错把平台的影响力当成自己的能力,出来后落差会特别大。我另一个好朋友在体制内当着一个中层领导,平时去企业都是企业负责人好生接待,他是很有能力的,学历也非常不错,情商也很高,犹豫了很多年要不要创业,结合这两年甚嚣尘上的“35岁现象“以及今年的疫情,现在已经基本上放弃了。
另外,健康的体魄对于创业者来说太重要了。
因为创业前考虑的是能力、资源、情商等等,一旦开始创业后就得拼体力了。我一个好朋友能力一流,资源一流,商业思维一流,情商也绝对上乘,很多人都觉得他不出来创业太可惜了,他对自己有着非常清晰的认知,他的身体不太好,不能超负荷,所以绝不能创业,创业劳心劳神,几个月就会把自己累垮。
说了这么多反面的案例,那举一个正面的案例:
这位朋友在体制内干了几年,主要和招投标打交道,观察了一段时间发觉这个领域挺赚钱的,旱涝保收,前年开始辞职干,到去年已经干成了当地排名前几的公司,买了几辆豪车,今年开始并购其他陌生领域的公司了,平时电话总是占线,感觉每天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打电话,前几天我问他:”你刚把那个领域弄明白,就开始折腾完全陌生的新领域,不累吗?“他说他是闲不下来的那种人,他将自己归结为疯子。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如果您是这类人,恭喜您,太适合创业了!
否则,还是仔细分析一下再定,当然现在职场的”35岁现象“让很多年龄超过35岁的人基本无地可去,只能创业了,这种另当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