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财务自由以后,人们无需再为生计发愁,甚至都可以不用工作,每天优哉游哉地生活。这种生活状态是大部分人都想要拥有的,可是对于财务自由的理解,却不是每个人都清楚。
要是实现财务自由,最起码要从财务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财务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三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我们无需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将这三张表严格地套在每个人身上,而应该根据这三张表所表现出来的逻辑关系来检验自己的财务状况,看看是否达到了自由的地步。
资产负债表
这张表是反应某一时刻企业资产和负债情况的报表。它有一个恒等的公式就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放在个人身上,你需要看你的所有者权益是否大于0。如果大于0,这至少说明你的财务状况没有被负债所拖累。即使你每年赚很多钱,可你的负债一直大于资产,那依然不算实现财务自由。
要计算自己的权益,就需要清点自己或者整个家庭层面的资产和负债情况。资产包括你的房产、车产、存款、股票等等,负债包括你买房和买车欠的贷款、借朋友的钱等等。
资产负债表是实现财务自由的基础,至少要保证自己的资产大过负债。
利润表
利润表反应的是一段时间内企业的经营成果。用最简单的公式来解释这张表就是收入—费用=利润。
粗线条地来清点自己的收入,大致包括工作劳务收入、资产收益、意外所得三种。费用高低完全取决于生活成本高低以及欲望高低。
工作劳务收入主要是指自己需要付出时间、劳动才能获得的收入,包括主业和副业的收入。资产收益主要是指存款的利息收入、房子的租金收入、股票的分红收入等。意外所得主要是指购买彩票等不在计划内的收入。
低阶的财务自由就是所有的收入大于所有的费用。高阶的财务自由是非工作劳务收入大于所有费用。
利润表是检验是否实现财务自由的关键报表,利润大于0就是财务自由,只不过还要根据收入的结构来判断财务自由的程度高低。
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主要反映一段时间内,现金的流入与流出情况,可以用于分析有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应付开销。
有些人的现金流入不是平均分配到每个月里,而费用的开支却是在每个月都会有的,这就会出现现金流入与流出的错配。比如一个人的主要收入是来自租金,租金是一个季度一收,可日常开支却是每天都有。一旦开支大了,租金也没有到账,可能财务就不自由了。
现金流量表反应的是财务自由的稳定性,现金流入与流出如果无法匹配的话,稳定性就不好。
总结:
要检验自己是否实现了财务自由,财务自由的可持续性如何,不妨就查看一下财务上的三张表看看情况如何。
资产负债表决定了实现财务自由的基础,无论挣多少钱,负债都不能大于资产。利润表决定了你是否能实现财务自由,至少总收入要大于总支出,当然也可以让某一方面的收入大于总支出,这样更好。现金流量表决定了财务自由的稳定性,是否会出现部分时间不自由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