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场连续横盘震荡9个月,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识到基金定投分散风险、平摊成本、不受择时困扰、积少成多的优点,并开始坚持基金定投。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投资者感到困惑,到底该用多少钱来进行定投?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与大家分享身边两位朋友的定投案例。投资者A在国内一线城市工作,月收入近万,但每月房贷近5000元,除去吃饭、购物、交际等正常消费以后,每月节余约2000元左右。他自2011年10月开始定投广发制造业精选(270028),每月定投金额1500元,至2015年1月末的收益率大约为43%,累计投入60000元,总收益为25800元左右。但后因升级做爸爸,投资者AA家庭开销突然增大而停止定投。
投资者B在国内某二线城市工作,月收入4000多元,与父母同住,平常几乎没有需要固定支出的花销。在基金定投方面,他将每月定投扣款金额设置为500元,其定投标的是广发中证500ETF联接A(162711),自2013年2月开始定投到2015年3月末,累计收益率为80%左右,总投入19000元,收益约为15500元。
我们来分析投资者A的情况。每月定投1500元,几乎占据了A可支配收入的大部分,可能带来的影响就是:一、如果当月有突然开销,就会导致入不敷出,生活品质下降;二、如果基金收益波动较大,出现短期账面浮亏,定投决心容易动摇。而B的情况恰恰相反,每月定投金额只占可支配收入中极小一部分,其大部分个人资产仍然没有进入投资领域,如果想通过定投助力购房置业梦想一臂之力,可能还比较遥远。
那么,到底每月将该投多少钱呢?理财专家建议按照三个参考标准进行衡量,即长期投资目标、现金流、备用金。首先,定投账户累积的收益高低与长时间的复利密切相关。因此,定投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目标,比如子女教育基金、养老基金、置业基金等。由于目标和周期各异,需要投入的金额就可能会产生差异。
以投资者B为例,B有购房打算,如果打算5年后购房,通过定投筹集的首付款为20万,假设年化收益率为10%,那么B每个月宜投入2400元左右。如果打算8年后筹集20万,年化收益率为10%,每月定投金额预估值为1100元左右。由此可见,在长期目标不变的情况下,定投周期越长,每月投入金额就相对较少。换言之,在目标日期既定的情况下,其他条件不变,越早开始定投,每月投入的金额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