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港股表现抢眼,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随着沪港通、深港通的开通,内地资金对香港市场的影响由量变产生了质变,特别是取消额度限制后,未来的趋势将是在互联互通机制下A股市场与港股市场逐渐融合。Wind统计数据显示,内地沪深两个交易所市值总和约50万亿元左右,加上港股通后合并的中国股票市场市值将达70万亿元,这相当于欧元区股市总市值的两倍。这一不断融合的过程将出现大量投资机会, 春江水暖鸭先知 ,最有前瞻意识的内地机构投资者已大踏步进入港股市场,自2014年11月17日开通至2017年3月 1日,港股通南向累计净买入已达4414亿元。
据统计数据,2016年内地投资者在港股市场交易占比提高至8.6%,已仅次于欧洲投资者的13.3%,与美国持平。至2016年12月当月已高达12%,预期未来比重会进一步大幅提升。其中,保险、基金、银行理财等机构资金将是内资流入的主力。港股蓝筹股稳定的高股息对险资吸引力较大,2016年9月保监会全面放行保险公司通过港股通投资香港市场,兴业证券研究显示,当前保险公司投资境外的比例仅2%,远低于保监会规定15%上限。假设保险资产保持20%的增速,3%的资金配置于港股,则有望为港股带来2500亿元的增量资金。 2016年下半年沪港深基金规模增加约300亿元,总规模达503亿元。平均配置港股比例也从10%提高到60%。此外,2016年银行理财资金规模超过 26万亿元,6%投向权益类资产,假设未来其中10%通过委外等方式配置港股,有望带来千亿以上的增量资金。
在港股通 北水南下 与全球资本流动的共同作用下如何做好港股投资呢?首先,我们应当意识到,中长期看来港股对A股的折价必将逐渐缩窄,这是最需要把握的一个趋势性投资机会。截至今年3月1日,Wind数据显示,恒生AH股溢价指数为119,已经从2016年初的高点145回落,94只AH股中89只为A股溢价,H股相比A股仍然全面大幅折价。随着两地市场互通性增强,资本的逐利性本质必将驱动溢价缩窄。
其次,深刻理解中国经济基本面变化是做好投资的基础。随着内资进入香港市场产生越来越大的边际影响,我们看到很多股票的定价权的确在向内地投资者转移,向更理解中国经济的投资者转移,特别是那些并不被海外投资者所关注的行业前三之外的二线蓝筹。与海外投资者交流后,我们发现往往是离中国越远的欧美投资者对中国越悲观,在香港市场,内地机构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和机会理解得更深入,对于公司的基本面看得更透,调研跟踪得也更紧。这是内地投资者相比海外投资者最大的优势。(来源:南^方^财^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