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8 19:51:53 来源:网络投稿
2014年,一直游走在灰色地带的私募基金被法律予以合法身份,一时间投资界人士言必称私募基金,各大公募的明星基金经理纷纷离职单干创业,私募基金产品也爆发式的增长。但私募基金野蛮生长的背后也暴露了不少问题,问题主要集中在投资者对资金安全和私募基金风险控制两个方面,本回答只简单说说资金安全问题。
首先咱们从概念上理解私募基金。私募基金即向非公开特定投资者发行、募集资金的基金。从募集资金主题来看,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对应。投资者和私募基金之间是契约关系。简而言之,就是一小群想要投资但不懂投资的人,把钱交给懂投资的“高手”炒股,追求有一定风险的高投资回报,有了利润以后与“高手”利润分成。
私募基金这种称呼是不准确的,其准确的称呼是阳光私募基金或者私募基金阳光化。阳光私募就是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的,由信托公司发起、银行管理资金账户、券商管理证券账户,基金公司进行投资组合的,受银监会监管的集合理财计划。
首先,从概念中很清楚的看出,私募基金都应该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但也的确有很多私募基金没有在协会备案,如果没有备案产品,投资者请回避此类私募基金。
其次:产品的设立是由信托公司发起,国内只有极少数私募基金公司具有自己发行产品的资格,那这就是第二层监督。
第三:私募基理财序资资金由托管银行专户管理,私募基金公司任何人都接触不到客户资金。
第四:私募基金公司虽然作为产品是管理人,其仅仅有产品风险控制和交易操作权限。
第五:在整个流程中,私募基金公司提出发行私募要求——券商尽职调查——在券商的协助下,私募基金公司负责人和基金经理带上有效证件到银行开立募资专户——私募基金路演——一对一风险提示并签订合同——客户自行前往银行将款项汇至募资账户——发行完毕后账户封存——将数据分发给信托、券商和私募基金公司——信托根据募资完毕反馈给予私募基金账户和密码——私募基金经理管理运作资金。在这整个流程中,私募基金公司任何人员接触不到客户资金。
总结:客户资金安全方面有银行、信托、券商、基金业协会等监督管理,资金安全是有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