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公募基金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投资选择。但是实际操作中,不少人有这样的疑问:长期持有,害怕利益回吐,而短线操作,又容易错过市场上涨。
在我看来,长期持有和短线操作不是简单的选择题。长期持有是基理财序资的基调,基金的优势就在于省时省力,长期持有符合基理财序资的逻辑。但是长期持有不等于“放任不管”,它是是有前提的,“及时止盈”也非常重要。
历史数据显示,当前市场中,成立时间超过10年的“老基金”在300只左右,这些“老基金”近十年的赚钱的概率超过90%,平均的回报率高达80%。也就是说,如果你能够准确挑选出“长寿基金”,长期持有基金赚钱的概率非常高。
具体来看,持有基金3个月,获取正收益的概率不到60%,而持有基金3年,获取正收益的概念超过80%。
另一方面,通过对于基金持有时间和持有收益数据的分析,基金持有时间越长,投资人盈利水平越高。依据统计数据,短期持有基金的投资人(1年以内),小幅度亏损的比例最高;持有期限2年-3年的投资人,收益区间10%-30%的比例最高;而持有时间超过5年后,基金整体收益大幅走高。
单纯从数据来看,买入基金“长期持有”的策略非常好,既省时省力,又能获取丰厚的回报。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长期持有基金盈利是有条件的,忽视这些前提条件,同样无法赚钱。
因此,长期持有必须以基金优质为前提,只有“优质基金”才能通过拉长投资期限,获取不菲收益。
一方面,我们应该定期关注基金的业绩表现,如果基金业绩长时间落后于市场和同类基金,那么及时止损卖出,更换基金,更为明智。
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关注基金经理是否更换。中国基金市场中,公募基金经理的跳槽频率很高,很多优秀公募基金经理在取得优秀业绩之后,就“奔私募”了。而基金经理是基金的灵魂,更换了基金经理,以往的业绩就很难为继。
对于投资人而言,买入基金不用天天盯着大盘,但是定期关注市场行情还是要做到的。一旦发现市场出现结构性危机,那么及时卖出基金才能保住收益。要知道,覆巢之下无完卵,熊市之中,基金持有时间越长,亏损的概率越高。
说到这里,我还想谈一谈“及时止盈”。“及时止盈”是对“长期持有”的有益补充,在“长期持有”的前提之下,做好止盈能够进一步抬升收益,不让收益变成纸面财富。
在我看来,“及时止盈”与“长期持有”并不矛盾,二者合理搭配,效果显著。实战中,下列情况,应该“及时止盈”:
对于普通投资人应该如何判断市场是否过热呢?我认为可以参考相应的大盘指数,如果指数进入历史高估值区域,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市场泡沫严重。
例如你购买的是中小股主题基金,你就重点关注创业板指数;如果你购买消费类基金,则可以关注消费大盘指数,而沪深300指数等宽基指数对于各类基金都有参考价值,一旦发现市场处于历史高位,价格偏离价值,就要止盈出局。